19/06/2013

網絡維權-全球抗爭實錄

  • 加入最愛專欄
  • 收藏文章
  • 馬靄媛

    馬靄媛

    曾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項目經理及中文新聞寫作課名譽講師;職業訓練局高級傳媒主任及編輯;《香港經濟日報》及《明報》首席記者,擅長撰寫專題及人物訪問,醉心文字世界,相信知識可豐富心靈、啟迪人生。著有《這個記者夠彆扭》人物訪問集及《愛是不能埋-謝婉雯傳》。 

    世界在讀什麼

    逢周三更新

  我們依賴互聯網,以為擁有全世界,殊不知,互聯網帶來生活方便也帶來威脅,我們可能已墮進網絡的牢籠中,被秘密監控,個人私隱不受保障。美國中情局網絡技術員斯諾登秘密來港,揭發震驚全球的美國政府網絡監控「真人騷」,事件仍未明朗,卻敲響了警號,我們也是時候認清互聯網的真面目。

 

書名:Consent of the Networked-The Worldwide Struggle for Internet Freedom

作者:Rebecca MacKinnon(麥康瑞)

出版:Basic Books

 

  新聞工作者兼互聯網政策專家麥康瑞,是公民媒體網絡「全球之聲」的創辦人之一。她曾是CNN駐北京及東京辦事處主任,也曾在香港大學任教新媒體課程,她花了數年時間研究及撰寫《Consent of the Networked—The Worldwide Struggle for Internet Freedom》一書,這是一本有關網絡維權的全球抗爭實錄,羅列全球的重要網絡戰爭事件;闡述互聯網科技和新媒體如何影響國家政制、民主、私隱、言論自由等,令公民自由被蠶食;獨裁國家如何通過網絡技術鎮壓示威活動;政府如何和互聯網企業合作,對民眾施展監控手段。

 

  此書希望大眾對使用互聯網保持覺醒,捍衛權益,它揭示了國家當權者和企業決策人如何濫用數碼權力,使我們的網絡自主權受剝削,如Facebook突然改變功能和私隱設定,使埃及和伊朗抗議者給警方暴露了身份;蘋果電腦按政府要求,加上商業利益的考慮,移除了政治爭議性的應用程式。另外,有數十家西方公司銷售監察科技給世界各地的極權政府。

 

  互聯網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網絡公地,維權人士和當權者在當中博奕,突尼斯政府以阿拉伯世界中最先進精密的審查機制,來制衡異見分子。在埃及和伊朗,社交媒體Twitter和Facebook成為社運人士重要的抗爭工具。

 

  不論是民主政府或獨裁政權,都在快速學習如何利用互聯網來管治國家。第三章提到中國的網絡專制主義通過限制政治資訊流通,政府追蹤網上聊天的內容,令官員警覺潛在的社會動盪,希望在情況失控前處理問題。

 

  書中第五章有關美國民主的挑戰,提到過去十年美國先後通過法例和政策,如美國安全與互聯網自由法和外國情報監視法,使政府機構更易大規模地跟蹤和進入公民的私人數碼通訊工具,布殊和奧巴馬兩任總統也沒有捍衛百姓的私隱和權益,使政府機關更易通過私人網絡濫用權力。如一位AT&T退休技術員便「爆料」說早於2003年美國政府已設密室,非法截取、收集和分析美國公民的電郵和電話訊息。

 

  所以,斯諾登揭露的,可說是公開的秘密,問題是,誰被監控?行動背後的意圖才最叫人憂慮。當我們閒時玩手機當低頭一族,也是時候反思互聯網帶來的挑戰與破壞,學習管理科技和訊息,捍衛網民的自由和權利。

 

麥康瑞主持「網絡維權-全球抗爭錄」講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我要回應
You May Also Like

Luxury Watch Trends for 2024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