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2010
巴菲特蓋茨訪華,中國富豪壓力大
發財要立品,古有明訓,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一場金融海嘯,已可讓大家看到,不少商界精英,為了賺錢可以不擇手段,無品可言。講「品」要講道德,道德法則在心中有把尺,但香港人的賺錢觀念,在乎有無觸犯法律,只要不犯法,甚麼也做得出。
發財立品最常見的模式,是贊助慈善事業,對社會上遇到災難或不幸的人,施以援手。中國的慈善思想源遠流長,儒家講「仁愛」,佛家講「慈悲」,道家講「積德」,墨家講「兼愛」,都蘊含救人濟世、福利為民的理念。而近代慈善事業,則多以西方教會的介入為其標誌。
慈善事業有其必要,因為不管社會如何發展,總會存在一部分需要給予關懷照顧的弱勢群體,如棄嬰、孤兒、獨居老人、重病患者、殘疾人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受害者。
慈善思想,儒家以民為本,提倡樂善好施。佛家講慈悲,在梵文中,「慈」指友愛之情,「悲」是哀憐、同情之意,而佛門則把慈悲擴大至無限,強調業報輪迴:今生修善德,來世升天界;今生造惡行,來世入地獄,因此要發慈悲之願而生救世之心,廣行善舉。至於道家,也講因果相應,行善結果不僅利人,也能利己,這說法其實來自易學,《易傳》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特別是餘殃,道家《太平經》稱為「承負」,是代代積累的戾氣,有待後代子孫行善才能轉禍為福。
現代社會的行善,有各種方式,一般通則,是先富起來,再通過行善回饋社會。這種發財立品的做法,古代的典型例子是陶朱公,他是春秋時范蠡的別名,曾輔助越王勾踐二十餘年,終於攻滅宿敵吳國。大功告成之時,激流勇退,其後來到山東陶地,經商致富,先後三次積累財富至千金,又三次散盡家財救濟窮人。
現代可媲美陶朱公的有兩個富豪,一個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另一個是股神沃倫.巴菲特,兩人都同意將名下大部份財產全數捐給慈善基金,一分一毫也不留給子女。他們兩個甚至寫信給中國富豪,邀請這些富豪參加會談,討論兩人的慈善理念和在美國的經驗,據說給某些中國富豪帶來的壓力遠大於榮耀和喜悅,忘記了中國人有陶朱公的優良傳統。
中國人有句話叫「為富不仁」,要求富豪立品行善,其實並不容易。富豪做善事,當然是大家喜聞樂見。但有些富豪行善,是用公司名義而不是私人財富,這無疑是慷股東之概以遂一己私欲,將行善化成投資之道,發財立品變成形象品牌,有助促銷。像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以及今年四月的青海玉樹災難,有些公司便因慷慨解囊而令企業產品大有收益,財源廣進。
當然,站在慈善機構的立場,捐款人不管是真的發財立品或是另有所圖,都不用計較了,總勝於一毛不拔的富豪。
【你點睇】陳美寶、羅淑佩分別被任命為運物局及文體旅局局長,你是否認同新任命有助香港鞏固物流樞紐地位及促進旅遊經濟?►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