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2016
尋共識 應對惡劣天氣
天文台昨兩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訊號,有人批評發第一個「紅雨」時,教育局未能同步宣布停課,令不少學生、家長要在上學與回家之間折騰。其實,應對這類惡劣天氣的急劇變化,社會共識十分重要,否則,不滿情緒將繼續蔓延。
天文台與教育局可以就天氣警告作更緊密溝通,保障學生在上學的安全。
汲取教訓,下次若再遇上這類惡劣天氣及情況時,大家可否做得更好?
天文台延誤公布「紅雨」?若天文台真是以科學方法,如雨量分布、雷達數據等分析、預測,「紅雨」幾時出現,那是無可批評的,但是否需要有更早預警的精準儀器,就可能涉及硬件及資源配置的問題,社會現似傾向要求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如要預知黃、紅、黑雨何時開始,幾時停歇?那就先要問大家願意付出多少公帑去買軍用級的衞星雲圖,甚至隨時派飛機到雨帶、到現場收集相關數據。
教育局反應慢?昨早7時35分,天文台發「紅雨」;7時45分,教育局宣布停課,花10分鐘時間,做這個重要決定是否可以接受?有人批評「紅雨」訊號/宣布停課不同步,其實,與其要求同步,埋怨有10分鐘的滯後決定,不如埋怨「紅雨」出現得「不合時」。不過,天文台與教育局的溝通是否可再「緊密」一些,實在值得討論,尤其是上學的關鍵時刻,當預計有可能要發出暴雨警告時,兩個政府部門便應以學生福祉及安全着想,不單要適時發出適當訊號,甚至要賭一鋪,作預報。
昨天學校應變又如何?「紅雨」生效,教育局的確有指引「當上午6時至8時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訊號,上午及全日制學校均應停課,惟學校必須確保校舍開放直至正常放學時間為止,同時安排應變措施,照顧已返抵學校的學生,而家長毋須急於接子女回家。」以昨天大部分學生都已回校的情況,學校大可自行決定上午正常上課,視乎天氣情況再定,尤其是中學,實不必急於即時「放學」,而小學則多透過與家長聯絡,在確保學生安全下「放學」。在惡劣天氣下,若學校能以學生安全為首要考慮,做到不強迫學生「放學」,又不勉強學生上課,才是真正愛惜學生的表現。昨天正是學校反思有多關懷學生的好機會,無論各「校」各法,所有前綫教育工作者實應好好想一想,各位上課或「放學」的決定,是否都是以學生為中心?
家長心態是否正面?不少家長誤以為學校是「子女託管外判商」,其實即使你多繁忙,在惡劣天氣下,沒有人比你更需要負責子女的安全,哪怕是多少不便,父母仍應以子女安全為首要考慮,而不是只埋怨其他人,企圖推卸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停課對學生及家長所造成的不便雖值得同情,但若要無理苛責有關部門卻並不公道。
天文台與教育局是否要同步發放相關信息,有待討論,但社會須盡快取得共識,包括政府部門及機構要以甚麼原則做決定或作出措施,才是對學生最好,公眾更不應因個別不如己意的突發事故而變得不理性。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昨天大部分學生都已喪失了一天學習時間,未來幾日同樣天氣不穩,社會如何更明智地應對,就要視乎有沒有好好汲取今次這個教訓。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