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016
從歷史中找曙光
今年5月是內地發動文化大革命50周年,「十年浩劫」雖已結束了40年,但今時仍受那場全國動亂的影響。當年這場政治風暴,不少人仍勇於面對,一直堅持,迎難而上,這才是港人應該記取、學習的態度。
當下的困境,不代表沒有出路,只在乎心態如何看待。
文革被說成是「革命」,實際是一場因政治鬥爭而引發的社會浩劫,也革了很多人的命,它的遺害罄竹難書:無數人被批鬥、屈辱、虐待,以至身心殘害;全國生產及經濟活動幾乎陷於癱瘓;一代人因「上山下鄉」而錯失接受正規教育的黃金機會……,這都確令中國白白花了十年寶貴的時間。不過,也有人視「上山下鄉」為人生的鍛練,十多年前,北京有間酒吧特意在店內放置了「文革回憶冊」,讓不同時期的「牛棚」被批鬥者相認,憶苦思甜一番,這本「實體facebook」的出現,某程度反映那一代「牛棚人」對自己勇對逆境的自豪。
其實,古今中外,政治影響到社會的鬥爭都不少,唐、宋的黨爭,近代以至當代中國的政治派系鬥爭、清算,以至清黨,其中發生很多迫害和殘虐,但發展至全國上下,整個社會大規模的動盪就較罕見。不過,即使沒有「扣帽子」,也必會有其他「批鬥」的方式,近年網絡欺凌、校園欺凌等不也是另一種的批鬥?
1950年至1954年,美國參議員麥卡錫在國內發起反共、反民主的運動,誹謗、迫害共產黨人及異見人士,運動涉及社會層面廣泛,美國各界,只要被懷疑是共產黨員,都受到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的困擾及迫害。1960至70年代,港英殖民地政府管治下,有傳聞大學生不得光顧國貨公司,一旦被影相為證,便不可到外國升學,也會影響前途云云。文革打擊「右」派,麥卡錫、港英打擊「左」派,可見無論左或右,都會受打擊,而中國不少政治人物都是捱得過文革這個逆境的,「三上三落」的鄧小平如是,曾上山下鄉的「知青」像習近平、王岐山亦如是。若沒有經過文革這場權力鬥爭的極端「實驗」,鄧小平可能不會決心推行改革開放,因為「姓資姓社」的問題早在這場人禍中驗證了。
今天香港應沒有政治迫害,社會的「鬥爭」尚算不太激烈,但大家總會遇上生活上的困境,誤以為沒有出路,就像附相,烏雲密布,面前又有大水窪阻路,但若把圖倒轉來看,天空就會豁然開朗,視乎你怎樣在沒法解決難題的困境下,靜待時機,為自己找到出路。
改變不到世界,不如改變自己心態。漫長黑夜,有時確難等待到曙光,但世界並不會因你而放慢步伐,改變心態,適當自我排遣,才會守得雲開。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