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2017
未雨綢繆 做好醫療基建
聖誕及新年假期過後,本地公營醫療服務需求持續殷切,輪候求診及留院的病人逼爆各大公立醫院。有人建議做好病人分流及病床分配工作,以應對即將來臨的農曆年假。以上這些短期措施固然要做,但長遠在醫療基建方面,港府同樣要未雨綢繆。
現時本港醫療體系已經超出負荷,希望政府和立法會可以做好溝通,為醫療設施發展做好新規劃。
各公立醫院病床緊張,急症室逼爆已不是新鮮事,有議員建議各醫院可參考伊利沙伯醫院設「美好診所」的做法,善用醫院空間,專門接收、診治來自急症室而被分流為「半緊急」及「非緊急」,例如輕微傷風感冒的病人,另又建議以其他病房的床位支援內科病人,以迎接長假期的挑戰。初步來看,這些都應是短期可行而有效的方案,不妨一試。不過,即使可以度過眼前難關,但公共醫療長遠的問題又應如何應對?大家不妨循「美好診所」的思路去想想。
香港公共醫療在硬件和軟件資源都有局限。硬件是指醫療設施,包括土地、醫院、病床等;軟件則指醫護人手。為應對未來人口老化的醫療需要,政府應覓地興建更多側重療養服務的「美好醫院」,即是主要照顧一些半緊急及非緊急病人,除病床外,他們毋須佔用醫院其他標準設備。選址方面,可考慮離島如喜靈洲,又或西貢滘西洲等,只要做好跨區配送病人的工作,例如救護車或船的水陸交通,甚至醫護直升機,便可解決覓地建醫院的老問題。
至於針對逾20萬的流動人口及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出入境旅客,為應付一旦有疫症爆發,港府就要及早規劃一間有千張病床的非常規醫院。沙士期間,北京把小湯山療養院緊急改建成隔離病院,而香港則只以度假村作隔離病人之用,10多年來,雖然香港再沒有疫症大規模爆發,但是否仍有需要慎重考慮有些類似的設施?哪怕只是一些基礎建設,以供日後在這基礎上,再建成一些專門處理疫症的醫療設施,當然,最理想還是建一所有簡單配備的醫院,備不時之需。
這所非常規醫院或這片經規劃的醫療用地,平日可作為公眾健康教育中心或文康用途,其收益則可補貼日常維持與營運費用,一旦有疫情在港爆發,這些資源便更顯價值。
硬件設施之外,醫護人手同樣值得關注。既然本地醫生不足,便應積極輸入境外專才以紓緩人手問題,既然今時以種種原因而擱置,港府好應考慮立法,在本地有大規模疫情爆發這類緊急情況下,政府可獲授權,輸入境外醫護專才,以保障市民生命。說到底,公眾健康永遠凌駕於個別行業的利益之上。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