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2017
同心打拼 加薪有望
每年農曆年前、新曆年後,都是本地大部分機構檢視、規劃來年人力資源的時候,升職、加薪、凍薪、減薪、裁員、轉職等情況,都可能陸續出現。職場升遷或薪酬變化,很大程度視乎機構業績表現及發展,勞僱互動固然重要,但其實顧客才最首要,而且只有在顧客、股東(僱主)及僱員,三方都有得益的基礎上,才可再談機構的生存、業務的拓展,以及僱員待遇的優劣。
做老闆應該多做開源,不能只用節能省成本,失去人心者,難會長久。
今年世界經濟前景比去年更不明朗已是共識,除個別從事金融科技、電商、大數據,以及法律及合規等工作有機會加薪外,大部分打工仔今年加薪幅度平均僅3%-5%,有調查更發現9成受訪機構只會讓僱員升職而不加薪。
這份由國際招聘顧問公司Robert Half透過獨立機構做的調查顯示,本港100位財務總監及財務主管中,只有1%稱獲晉升的員工會同時加薪,其餘99%則只會擢升而不加薪!私人機構視乎業務表現,員工只獲升職而不加薪可以理解,但若這真是職場普遍現象,對打工仔來說,以下會是兩個頗為殘酷,但又要接受的現實:
一是職銜通脹。精明僱主早已發現,原任職經理的求職者,他的能力可能與普通行政人員差不多,這正是公司升職不加薪的後果,惡性循環,當求職者上一間公司的職銜愈不能反映其工作表現,企業愈難估算求職者的能力。當然,若公司愈嚴謹看待職銜與員工能力及表現的相關性,對員工事業發展就愈不利,同時也會打擊士氣及員工的積極性。
二是加薪無望。不單本地經濟,環球經濟在多重不明朗因素衍生的經濟負面效應之下,打工仔可能真只能奢望老闆「有啲『糧』心」,不會刻薄員工。
其實,新世代勞僱關係應重回夥伴合作的關係上,僱主僱員同心打拼去爭取顧客,以發展業務。沒顧客,莫說僱主僱員,連企業生存也成問題,打工仔看升職加薪宜先考慮這點。
飲食業前輩鍾錦曾說:「顧客要口味,股東要紅利,員工要福利」,道盡了各方着眼的利益,面對經營困難,他的酒樓也曾裁員,但度過難關後,他就以「秤銀紙」方式發放花紅,以補償共度難關的員工。他記掛着「員工要福利」,才使他在業界備受尊重。經營之道始終要以顧客為先,認清顧客需求,成功回應、滿足到他們的需要,例如產品或服務要適合、值得、抵用,企業得以生存,有利潤,才可有利潤分配,若連生存也成問題還講加薪,難矣!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