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2018
理想小學?
今天大部分小學結束悠長假期,學生復課。有教育團體關注到小學生的功課壓力;對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教育界也有「一校一社工」訴求。這兩大關注雖回應著小學生在學習和成長與家庭兩方面的問題,但減功課、增社工是否便已可讓小學生學習和發展都更理想?
教協上月進行了一項關於小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收回約425份網上問卷,主要為中英數3個主科的老師,逾半(54%)表示學生每日平均有7份功課或以上,這情況並不理想。教育局2000年推行教育改革,同年也公布了《家課與測驗指引》,列明有效益家課的原則和措施;直至2014及2015年,又分別更新並發出相關指引。時至今日,為甚麼仍有教育界代表會再要求政府向學校提出「不要(讓學生)做太多功課」?而以上一份又一份的《指引》,為甚麼不能「指引」到經常自稱為可以「專業自主」的前綫教師作出專業判斷,讓學生做適量的功課?
這項網上問卷調查顯示功課量多的主因,不外是︰課程內容太多太雜、操練文化,包括TSA/BCA促使操練等,但其實教育局近幾年已一再指引︰「為更有效發揮家課的功能,學校須平衡家課的質與量,定期全面檢視,整體規劃」、「增加其他類型的家課,如進行實作評估;製作概念圖以總結所學」。可見教育局一直有建議,敦促學校制定家課政策,要求適時整體檢視並協調各級學生家課量。功課像飲食,要適量而均衡,各科不可偏廢,這道理教育界必定知道,但甚麼才叫「適量」就各有標準。筆者建議教協、教聯等教師組織,聯同教育大學及教育局,用一個科學化的方法,為全港小學生制定一個像身高體重指數(BMI)的「功課指數」,「恰如其量」是每份功課10版A4紙,還是每個詞語抄10遍或1遍?不得而知,總之是「科學化」得無可爭議,並著令各校/教師/家長像吃減肥餐一樣嚴格執行,則學生的功課量就可「健康」了。
政府將公布財政預算案,鑑於早前有兒童被虐致死,小學對「一校一社工」的訴求就更顯得有理有節。我們當然不反對增加小學駐校的社工人手,以支援有需要的學童及家庭,但粗略估計,學童涉及成長與家庭、學習與情緒、行為偏差、先天及病理如過度活躍、自閉症、讀寫障礙,乃至精神及心理疾病等問題,即使一位全職駐校社工,以一對千名小學生,恐怕仍力不從心。針對學童面對的不同問題,應否「每問題一社工」,又是否要考慮像專科醫生的做法,眼有病不能找骨醫?分工再仔細一些,才可有益學童。我們提出以上兩個問題讓公眾討論,期望各方高議。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以伊衝突升級,北韓派兵增援俄羅斯,你會否擔心世界發生大規模戰爭?►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