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4/2018
跨越書本 推廣閱讀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而兩岸三地的閱讀風氣卻以香港最為薄弱,有調查發現,在受訪的2,000多名市民中,去年有近3成人一本書也沒看過。其實,「閱讀」在新時代應有新的詮釋。
這項由香港出版學會做的調查發現,近4成(39%)港人沒有閱讀習慣,逾6成人則有網上閱讀習慣,但當中只有12%人看電子書,而大部分人只看網上新聞、社交媒體貼文等,網上閱讀每天平均2小時。
在那3成沒看書的人中,有約28%認為「網上閱讀已足夠」,一再印證電子媒體對出版印刷的影響,但在概念上,大家會否在不經不覺間已把「閱讀」規限在實體書上?
凡在任何載體上看文本的都是閱讀,報章、雜誌、書籍和電子媒體都是載體,若有人只以看書、買書的風氣來衡量社會的閱讀風氣,便太過簡單化,而且一個社會閱讀印刷書籍的風氣,也未必與社會有多重視知識有關。
在選擇閱讀的內容方面,有人把閱讀比喻為給思維的食物,有「主食」,解決生活、職業等現實需要的閱讀,如教科書、旅遊資訊;「美食」,解決人生思考需要的閱讀,如傳記、哲學書類;「蔬果」,解決實際難題,如工具書、操作手冊等及「甜品」,即休閒閱讀,如小說、消閒雜誌等,有前問責官員誤把「甜品」作「主食」或「美食」而淪為笑柄。
政府撥4,800萬元為中小學生買書充實圖書館對推動學校印刷書籍的閱讀風氣相信會有幫助,但在促進新一代,甚至整個社會文本閱讀的風氣,其實並不應限於「書」的概念,「越」讀—跨越載體限制,才可廣泛讀得、取得知識。
高中中國語文科把10多篇文言古文列為考試必讀範文,我十分贊成,也希望中、小學擴大推廣、介紹文言文,不要讓學生覺得文言文本難讀難明,甚至視為畏途,因文言文閱讀能力是開啟中華文化精髓的鑰匙。
例如201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便因讀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而有所啟發,研製出青蒿素以抗瘧疾。若她不懂得「漬」的意思只是「浸泡」,而不是一般沸水煎或慣用「醇提」的方法,青蒿素便不能成功研製,造福世界。
我們並不是要求新一代全部讀中醫藥或從事古籍研究,但年輕人若完全不理解,甚至抗拒中華文化,或喪失不少發展機會;古書中也有頗多養生智慧,全民認識,也可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轉載自: 晴報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