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2018
包容小錯 鼓勵正能量
西鐵列車日前發生故障,港鐵顯示屏發放的車務資訊文字又有錯漏,為人詬病。這類手民之誤也會成為乘客、市民批評的理由,港鐵固然需要檢討,但若社會可以更加包容,會有助紓緩大家的生活壓力,相信港人情緒也更好。
周三早上有列車在南昌站故障,導致美孚至柯士甸站列車服務暫停。在港鐵服務受影響期間,資訊顯示屏把以上3站錯寫成「南晶站」、「枯士甸站」及「美乎王站」,加上夾雜了口語「令你嘅旅程受到延誤」,故惹來批評。
其實,港鐵於接獲投訴後10分鐘,已改正了信息內文字,並提醒職員日後要謹慎兼向公眾致歉,又承諾會檢討發放資訊的程序,事後補救的措施理應可被接受。遇上突發事件,港鐵職員需要第一時間發放資訊而忙中有錯,只要不是最重要的資訊,例如「維持8分鐘一班」被錯寫成「18分鐘」一班,而是「南昌」變「南晶」這類明顯的筆誤,值得原諒。
今次大家原本可「一笑置之」的輕微錯誤,令港鐵也招人話柄,可能是與最近沙中線的醜聞有關。當對企業不利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生,就較容易匯聚成偏見,再把一些瑕疵及不完美加以放大。
有人說,見微知著,港鐵連文字這類小事也做不好,難怪工程也一塌糊塗。其實,港鐵工程與資訊文字的質素未必有必然關係,但正如聖經說「只看到別人眼中的一根針,卻看不到自己眼裏有樑木」,港人挑剔容易,要大家包容,真的這麼難?
大家熟悉的廉頗藺相如「將相和」的故事,說的就是包容的力量。另有一個京官的故事︰有一天,他收到母親從家鄉寄來一封信,稱家裏因蓋房築牆,而與鄰居發生爭拗,她想兒子運用權力干涉一下。那位京官知道後,回信說︰「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他的家人收到信後,便主動把牆內移,讓出了3尺;鄰居看到了,同樣也讓出了3尺。
結果,兩家人合共讓出了6尺寬的一條巷。無論故事中那個京官叫董篤行還是張廷玉,那條巷叫「仁義胡同」抑或「六尺巷」都不重要,最重要還是包容與讓步。
港鐵發放的資訊有錯別字,或文句不合規矩,雖然未算理想,但就像餐廳侍應把桌上餐具偶然放錯了位置一樣,相對於食物及服務的質素這些更重要的事情,實在微不足道。香港已被人戲謔為「投訴之都」,要有包容的市民才可締造較和諧的社會氣氛。開學了,我們希望新學年,即使學生把「昌」寫成「晶」,「柯」寫成「枯」,「孚」寫成「乎」這類低級錯誤,老師也要包容一下,多些鼓勵,少些苛責。
轉載自: 晴報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