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18
護分醫責 病人紓壓
醫管局首個設於將軍澳醫院的「圍手術科」護士診所的服務本月起,擴展至另外3間公立醫院。任何可讓病人受惠的政策或措施都值得支持,只要資源許可,用得其所,政府都應擴大範圍和規模去做,以造福病人。
「圍手術」是現代護理學概念,著重病人接受護理服務的體驗。「圍手術」是「圍繞」著病人接受手術「前、中、後」期整個程序的護理概念,強調手術前準備、治療期間及術後護理,各階段中專科護士的角色,例如溫度在攝氏18至22度之間的手術室有時會令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覺得較冰冷,若因低溫症而引發其他如失血過多、傷口感染等併發症,就會令術後的病情更為複雜。因此,作為專科護理的護士,他們會主動為病人提供上、下兩張預熱的電氈,包裹身體,從而令到病人溫暖、放心,相信這就是手術期間病人最好的體驗。「圍手術科」護士診所的服務還包括手術前向病人詳細講解程序,讓醫生及專科門診都可專注於處理較嚴重或複雜的個案。
同時,圍手術科護士診所會為較簡單的非緊急手術個案病人做檢查及評估,去年有逾4,000名病人曾使用相關服務,普遍受病人歡迎,服務遂由將軍澳醫院擴展至威爾斯、聯合及伊利沙伯,共4間醫院。但全港有16間主要公立醫院,現僅四分一提供相關服務,略嫌有限。
此外,圍手術科其實只是「綜合模式護士診所先導計劃」4個專科之一,另外臨床腫瘤科、泌尿外科及風濕科的護士診所又將如何發展?
若社會認同這個護士診所「綜合模式」的成效,透過跨專業的醫護團隊,以一條龍方式,提供專科門診服務,包括評定甚麼病人適合這種醫療模式,病人甚麼時候看醫生或護士,以及檢查、化驗等,適時跟進,真正協調到醫護合作,使病人可得到適切的治療及護理。
作為病人,無論身體或心理,自然想得到愈多人照顧愈好,但專業服務成本很高,雖說「醫」「護」同行,若可分流,把較簡單的個案交由護士診所照顧,就能讓更多病人受惠。
管理上,會把一些工序拆細,以達更理想的效果,人的精神和時間都有限,在知識技能上,也有專精,即使醫生也會有專科醫生一樣,讓由完成指定培訓的資深護士組成的護士診所,分擔一些原本由醫生負責的工作,其實十分符合醫護人手的調配及效益。
目前公共醫療無論是病床、人手方面,資源緊絀,護士每一更也動輒要1對10多至20名病人,雖然護士新入職人數已增,護士診所將不會影響護士整體人手,但制定長遠本地培訓及引進海外護士的政策,都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