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2016
防守是最佳的進攻 投資嚴守紀律贏錢
有一位朋友,她買股票基本上憑感覺,例如她買中石油(00857)在低位5、6元時買過,在7、8元又買過,等到升至14元時賣出。當中石油升到17-18之時,不會後悔;然後又等跌至9、10元時又買入,之後股價不跌,便一直持有、收息,等待下一次升浪。她可以手持中石油接近10年,等股價重上10元時賣出,埋單計數價位賺得不多,但若計算上股息,回報也很好。
她就是那位去年在港交所(00388)跌至170元時,向銀行透支100萬買入的朋友。1年過去,以昨天收市價約200元左右,亦收了兩次約3%的股息。借100萬的利息約2%-2.5%,收的股息已經足夠支付銀行借貸利息,股價升了30元,以100萬元貨計,她賺了約18萬,扣去利息,18%回報。
那麼她應該是進攻型還是防守型的投資者呢?
她應是防守型,雖然她有讀報章的財經股,間中會去聽陶冬的講座,卻沒有一套具體的投資方法。
她手上有不少股票,都是大藍籌和一線股,絕不炒消息,也很少買入二、三線股。投資以長線收息為主,若買貴了便等,總之絕少出貨入貨。因為不聽消息,所以不會輸死。
她若留意一隻股票便會長期「關注」,例如愛股港交所,她在20、30元買,70元開始儲,儲了超過15年,只買不賣。每次收息均以股代息,一直儲,即使2007年金融海嘯前的256元高位和去年大時代310元的高位,她都沒賣過1股,可以預計,她的倉底只會愈來愈厚,至今儲了幾萬股,她應該是防守型吧!
她沒有急於求成的心態,穩紥穩打,有錢就買一些,高位便等,而且入市價位set了,即使差3毫子也不買,例如去年一次她set了在169.8買港交所,但結果港交所於170.1反彈,她便算了。
換了是我,若set了170元買,見到172元可能已經急不及待了。
紀律十分重要,踢足球時防守才要有紀律,因為球在對方,主動權在人家身上,你不但要看着有球在腳的人,更加要看着更多沒有球在腳的人的走動位置,一下走漏便鑄成大錯。
投資上的紀律更加重要,她的成功反映我的失敗,她看似沒章法,卻其實她的章法是只買大公司、有利息收的股票,等待心中價位才出手,買了不放,長期持有、收息、再等待下次機會。
在財富增長的過程中,究竟是主攻型成功,還是防守型呢?(上)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