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12/02/2016

資訊新常態顛覆時代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正當「互聯網+」(傳統事業與傳統行業結合)在國內被譽為開啟著新時代的此時此刻其實資訊的新常態已在幾年前已開始顛覆世界了!

 

  本文並無政治立場,只分享我對資訊新常態的見解,而有關新常態是好是壞,和法律、傳媒及教育等其他公器一樣,在乎公眾有否充分了解及合適運用而已!

 

  資訊從來也是由強者來主宰的,但近年,手提智能電話配合互聯網不單令世界人人也公平地運用資訊及大數據,更令任何弱小社群也可在網上團結到志同道合者及匯聚到充足能量,當這股網上社群形成的新力量與傳統角色溶合及取得互動後,產生的新常態便主導了資訊媒體甚至社會了,人人能平等及無分藩籬這本來是世界變革的契機,但因為公眾未能適應及學懂如何面對這股新力量及新常態,社會因此不斷出現錯誤的報導,詮釋,趨勢甚至結果。

 

  我們應了解這新常態的特性如下:

 

   (1)強弱難分,強者及弱者的界線令人迷惑:也因此,不同政見的支持者也覺得自己是大多數,而樓市好友和淡友也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理,也認為自己掌握了強勢!正正因為強弱難分,小眾更易抗衡大眾,甚至騎劫了大眾。

 

   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局中人信心爆棚無可厚非,連旁觀者也不講究誰是主流大多數,誰是弱勢小部份,當小眾反而是強者,大眾卻是被動時,我們如何去平衡矛盾呢?那一個才是我們需要尊重的大多數?那一個才是我們要保護的弱勢社群呢?

 

   在強弱難分的新常態下,如果我們錯誤支持了實際較少數的時候,我們又如何令實際大多數心服?雖然,少數服從多數不一定正確或找到真理,卻是最合乎民主精神下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可是,我們無論在政治的議會中,或者在樓市因發展土地引起的保育及環保矛盾上,我們也沒有去攪清楚反對的人究竟是否佔大多數?或者並沒有人去尊重同意的大多數。

 

  如果大多數人的意願不被保護及尊重,那麼民主的意義是甚麼?那麼爭取一人一票的意義是甚麼?如果多數人的意願不是最重要的話,未來我們又還可以用甚麼方式去解決意見分歧?

 

  如果強弱難分及顛倒的風氣繼續發生下去,社會出現且未能解決的問題便會愈來愈多了,而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也因此愈來愈大了!

 

  (2)角色模糊,忽悠善變:在資訊新常態下,角色無拘束、也無限制!人們自然會選擇做審官角色,更不願做承擔者,於是現實生活的承擔者便成為眾矢之的!官員或領袖威信低自然是常態,因為無冕法官泛濫,人人也站在高地,但誰去承擔責任面對千夫所指?行政架構自然日益人才凋零了,社會走向劣幣驅良幣,人才,才是香港競爭力流失最大的重災區!

 

  在強弱難分及角色善變下,令到社會不少重要角色也起了很大變化而公眾也未能察覺:

 

  傳媒的角色已由以往的捍衛真相報導者,改變成為造王者及真理的法官,只要有了傳媒的加冕,暴徒可以成為英雄,任何錯事也可以充滿使命及光環了,相反,任你如果盡心盡力去服務市民但若傳媒已判了你有罪,你便永不翻身了,如果說國民教育是操控思想的核子彈的話,那麼,傳媒就是強得多的氫彈了,傳媒影響民眾,是令被影響者自己感覺自主卻其實受了感染而不自知!但在結構上,傳媒成為了天王,個個有立場,那誰來在中立報導!?這局面其實很可怕。

 

  政客在強弱難分及角色善變的新常態中,並沒有勇氣去將其征服,反而只顧從中取利,爭取抽水去攻擊政治對手及賺取政治利益及市民無知,在2月8日的旺角暴亂中,看到了眾生相,不同政客的回應(或聲明)也是針對自己利益及瞄準政敵的弱點出招,有誰真心為市民去解決新局面?面對新常態如何看及如何做一概欠奉。本來「搵食啫」,但議員的黑白不分姑息養奸、坐大了負面文化,立法會議員怎會無負任?

 

  香港的教師在強弱難分及角色善變的新常態中,也不敢冒險,在港大校委會的風波中,有機會在電視見到大學教授強調自己不會懲罰做錯事的學生,是會慢慢解釋的,態度誠懇,原來香港教育已完全循循善誘,紀律處分已在校園中消失了,其實大家也懂,教授們已成為新常態的弱勢,不敢冒犯學生社群,維護尊嚴的最低風險方案,當然是無為而治永不處分了,只是,我們的下一代在如此弱勢的教育秩序下成長,又如何能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強呢?

 

  面對時代巨輪的衝擊,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當然也不例外,在強業主的基礎下,近年樓市都是以極少成交代表了整體市場,既假升也假跌,既然升跌也是假的,自然出現的可能是大升大跌;很多人也不明白為何樓價如此高企為何仍然相對其他投資堅挺?因為很多買家背後支持他們買樓的正是同樣是早已擁有物業豐收的富爸媽!如果說「樓價升跌其實是買家板塊和業主板塊的博奕結果」的話,不少業主的身份也同樣直接或間接是買家,不單顯示市場異常穩固,而且更影響財富的分配,因為當樓價下跌的時候得益者亦聚焦在富有的兩代組合啊!當真是強弱難分及角色善變的時代啊!

 

  在新常態中最辛苦的應該是警察了,我同意要防止警權濫用,但不能否認的就是大部份警員也是很專業地服務市民的,也在旺角暴亂中,大量的新聞片段給我們清楚見證到,站在前線的警員才是最受壓的,他們角色清晰不容「善變」,即是要「硬食」,面對新常態,堅持者只會成為一眾善變者的眾矢之的!!

 

  (3)不認同傳統規律,更挑戰傳統領袖,也吞噬同道:無分藩籬的新常態有更充分的自由,但若無足夠的自管能力,無分藩籬同樣會滋生無限叛逆,所以近年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以挑戰領袖為樂,當然他們並不認同傳統秩序,但當現有規律是正確的時候,新常態為了反對而衍生的新模式便可能未必掌握到實際,更重要是,新常態因為「角色模糊,忽悠善變」的關係,他們根本不需要效忠任何固有原則,因此曾同一陣線的雨傘戰士最後可搶去泛民議員的立法會寶座,甚至同一黃絲帶陣容最後也由「勇武」派主導大局,本來樂意聆聽溝通的一群卻變得幾乎消聲匿跡,新常態,可怕!!

 

  世道,表面風平浪靜,其實變遷及衝擊已天翻地覆了,我們自處之道應先去了解,然後以平常心面對,只要政府不要過分緊張和政客不要煞有介事、旁觀者不要小見多怪,不要將小眾當為大眾,彼此也學懂尊重大眾的時候,世間本無事!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4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20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2-25 06:54 PM
  • #21
  • 回覆 #9 司空見


    多謝你的支持。

    隨緣,不等於不進取!平凡,關鍵在於珍惜!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2-25 06:53 PM
  • #20
  • 回覆 #8 靚姐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好一句「也無風雨也無晴」,平凡是最好,平常心是幸福。何必強求!?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2-25 03:33 PM
  • #19
  • It is sad that the "information age" has turned out to be "dis-information age", and in HK where information is free for all, such dis-information is more prevalent.
    Orwell's 1984 was used to be about 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but in fact the more salient point in this book is the "two minutes hate" ritual practised daily by the Big Brother, similiar to certain gutter press day to day brainwashing the populace to alienate China and polarize our society.

  • 引用 #17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6-2-24 06:28 PM

    回覆 hongkonger 你說得對,但是點解群眾會接受那麼荒謬的現象!?因為在新常態下,群眾是對新資訊認識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熱愛香港發表於 2016-2-24 11:10 PM via mobile
  • #18
  • 完全認同筆者的觀點。奈何小眾企圖顛覆香港,而大眾卻袖手旁觀,對小眾所造成嘅破壞縱容姑息,香港人當家作主卻落得今天如斯景況,那又能怨誰呢?

    在目前香港的政治環境,可悲的是實在有太多明哲保身而噤若寒蟬之人 ; 更可恨的是有不少推波助瀾,唯恐香港不亂之徒。尤幸尚有如筆者一樣有見地而又對社會公義中肯敢言之人士,希望大家一齊努力發放正能量拯救香港!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2-24 06:28 PM
  • #17
  • 回覆 #5 hongkonger


    你說得對,但是點解群眾會接受那麼荒謬的現象!?因為在新常態下,群眾是對新資訊認識不足,無論怎樣也好,如果群眾不精明,大家都沒有好日子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2-23 06:53 PM
  • #15
  • : )

  • 引用 #13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6-2-20 12:33 PM

    回覆 吡吡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香港社會及政經日益混亂,筆者只是不想香港人繼續在爭拗中發展下去,所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2-20 12:33 PM
  • #14
  • 回覆 #3 hongkonger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多謝你送上George Orwell的名言,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應該要消化這說話去深思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6-2-20 12:33 PM
  • #13
  • 回覆 #2 吡吡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香港社會及政經日益混亂,筆者只是不想香港人繼續在爭拗中發展下去,所以寫本文是希望是由學術上去認識資訊及新常態,希望部份人在認識多了之後,減少了盲目的行為,顯然,本人這個想法太天真,但是此文最起碼我做了應該做的事,心安理得,噢!的確是阿Q精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路人丙發表於 2016-2-16 07:08 AM
  • #12
  • 李嘉誠這扁文章講得好好,深入淺出,將香港目前的局勢講得好清楚,可以一讀。

    "香港动乱"

    「無論中國共產黨犯過什麼錯誤,無論共產黨中出現了多少腐敗分子,我們作為中國的公民都不要和共產黨過不去。不管是什麼原因,在中國當代由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

    起碼在現在和相當一段時間內,無論是威望和執政能力,我國還沒有任何黨派和力量能夠取代共產黨,更何況,以習近平為首的新一屆中央班子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正能量。

    一個政黨和一個人一樣,他可能犯錯誤,也可能改正錯誤,他可能生病,也可能恢復健康。 眼下離開了共產黨,中國必亂,中國一亂,遭殃的是我們老百姓。 近期網絡上出現了許多偏激文章,目標不是聲討黨內的腐敗勢力,而是全盤否定共產黨,這些文章置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巨大成就而不顧,一味列數共產黨的種種錯誤,種種罪狀,條理分明,數據詳細,語言精到,且風格相近,極有煽動力與蠱惑力,不像是老百姓自發的不滿情緒發洩,好似有組織有預謀的一場攻勢,這不能不讓人懷疑這背後有什麼政治動機 和國際背景。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路人丙發表於 2016-2-16 07:07 AM
  • #11
  • 眾所周知,中國的崛起已引起一些國際勢力的惶恐,美國和日本等一些國家正挖空心思地對中國實行打壓和封堵,其實際目的並非是要推行什麼更為普世的先進理念,而完全是出於其他國家利益的考量。他們出謀劃策,出力出錢培植反共敵對勢力,真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搞亂中國,搞散中國,讓中國的發展停滯或倒退,成為他們的附庸,以便於他們稱強稱霸。

    看看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敘利亞,和埃及吧,這都是美國的傑作。這些被美國搞亂的國家,人民得到的是什麼?包括他們其中的親美勢力,他們真的得到好處了麼?

    同胞們,睜開眼,看清楚,不要輕易被人洗腦,不要隨便跟著激動,跟著起哄,被人利用了還自以為得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不能眼看著這個國家發生災難,我們如果有機會為國出力,我們應該盡力;如果我們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為國出力,我們起碼不要添亂,是不是?

    國家若亂了,我們都慘了。眼下我們起碼能做的,那就是不利於國家穩定的話不說丶不傳,不利於國家穩定的事不做,也不好奇,不圍觀。 - 李嘉誠」

    各位,看完這文章,請儘量的把它轉出去,這實實在在從一位資深老大發出,對港人的忠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第一牛精定律發表於 2016-2-15 01:50 PM
  • #10
  • 汪 Sir,個世界本來係冇事架喎,不過有啲人係都要搵事來攪啫嘛。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司空見發表於 2016-2-13 09:36 PM
  • #9
  • 無風無雨,何來激情澎湃?無政治立場,卻隨浮雲翻滾。最終平等,說易難求。
    需知世道不隨流水便隨風。且不如留住秦雲楚雨,學說渔蓑,更莫應了流年羈恨兩相催。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靚姐發表於 2016-2-13 07:26 PM
  • #8
  • 其實很清楚簡單, 就是「亂」左籠囉!。 蛇自斷其頭叫公義平等喎, 行不行沒關系。 又潮流父子騎驢式人人自信心爆棚的言論自由x N倍對管治怎可能有幫助!

    撇開實際客觀大局與民生的疑慮不論, 管他什麼民不民主或兩制/幾多制,我事實也無政治立場。

    幾許激情澎湃彷如世道中浮云翻滾, 蘇軾的名句「也無風雨也無晴」才是最終平等之義!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2-12 11:26 PM via mobile
  • #7
  • 回覆 #6 吡吡


    人不能自制地鐘意搬弄是非,半真半假斷章取義,人格分裂,個個旺角執條三角底褲著出面,就自封正義超人,社會點吾炒大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2-12 11:24 PM via mobile
  • #6
  • 我發覺香港亂局根源,唔係乜社會矛盾咁大件事,好可能就係自私嗰種心態嘅人,喺現代傳播媒體多咗出現,即係話將是非搬過來弄過去的機會多咗,下下攪到有是非,冇公正,社會咪亂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2-12 06:37 PM
  • #5
  • "傳媒成為了天王,個個有立場,那誰來在中立報導!?這局面其實很可怕。"
    The irony is that when at this very moment those in media think they can play god; the media as a sector, not only in HK but also worldwide, is having the most difficult period to date--paid subscription revenue has decreased, small newspapers are folded up, television stations closed down--leaving those with the backing of the states and "unknown" resources survive.
    In fact the monopoly of information has turned into anarchy--millions of small sites/FB accounts spring up, at very little cost or none at all, catering to the prejudice of very few and SURVIVE!
    This is the age of the cosmetic brand--Fancl--Less is Mor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涼瓜杰發表於 2016-2-12 05:00 PM
  • #4
  • 英國殖民香港由1842-1974 (ICAC未成立之前) 共132年黃、賭、毒、貪瀆泛濫,當年邊有綜援、救濟金,咁叫管得好?

    唔通香港有14億人口,英國佬用了一百三十二年都無法改善黃、賭、毒、貪瀆問題?

    「72房客」就是 ''真本土'' 阿爺、阿麻,演繹點樣手停口停,一家幾口住在板間房上下架床的辛酸史!

    呢個就係香港集體回憶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6-2-12 04:55 PM
  • #3
  • I used to believe that "a lie told a thousand times become the truth", that was the "truth" according to George Orwell's 1984.
    Now I am not so sure, for the social media has segregated polarized views, in fact when a person/group make up his/their mind, a lie told a thousands times is still a lie; because the pre-determined mind shut off all injection of repeated exercises, which even set the law of physics in motion--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lways a reaction.
    Repetition only produce rejection: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Now George Orwell really has to start anew, a 2034?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6-2-12 04:29 PM
  • #2
  • 我很明白汪先生擔心什麼,世能變咗,襯人多雜亂,混水摸魚吖嘛!原本香港地傳統遠離政治,大家齊心煲靚粥,呢煲唔夠分,等下煲再黎過,總會有煲你食到。而家個社會變咗,做乜都以為好似可以中六合彩咁,以小摶大,一唔小心,可以成煲粥俾隻老鼠食哂,點解?乜老鼠以乜口號都好啦,包裝下自己粒老鼠屎掉落煲粥度,你唔食咪佢食哂囉,續煲續煲黎,食完呢煲食下煲,令到全香港人冇引,自己係磚頭,可以嗡下就當係玉,將對家當係碎肉,唉!我都唔知下文會變成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