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6
少抱怨 多助人
調查機構不時以數字嚇人:港人笑容不夠;讓座不夠;退休儲備不夠;年輕人機會不夠;競爭力不夠等等。就此看來,香港人快樂也不夠?其實不然,所謂知足常樂,助人為快樂之本。大家只要凡事少計較,發放正面能量,願意為他人付出多一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定必可以締造更美滿香港。
明哥的善舉不但可以助人,更帶動社會大眾一同參與,這才是真善舉。
其實,香港地好人好事也絕不少。早前有校長見考生去錯試場,借錢予其乘的士到另一考場應試;中大男學生因心肌炎引發心衰竭,急須換心,終獲有心人遺愛人間;牛頭角工廈迷你倉大火,不時有市民到場,送上物資和鼓勵,為消防員打氣。
派飯派到街知巷聞的「愛心飯堂」深水埗北河燒臘飯店老闆明哥亦是一例。明哥不算大富大貴,但貫徹盡心送暖的香港精神,為弱勢社群送上「愛心飯盒」,令人動容,善舉亦引來其他人效法,讓更多人可以受惠。
於下年落成的宣道國際學校計劃與明哥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合作行善,借出新建成校舍的千呎廚房,與明哥一同製作愛心飯盒。曾任廚師的校長將帶領學生義工製作飯盒及派飯,預計每日可提供約200個飯盒,轉送深水埗地區的社區飯堂,派發予露宿者、獨居長者等有需要人士。
此外,學校更會招募30名10至12年級學生(即中四至中六級),為深水埗區基層兒童提供每星期兩小時的義務英語課,參與計劃的學生更可於指定周末使用學校圖書館。
孩子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父母、師長的熏陶及教導,成就白紙上「畫上甚麼」的重要關鍵。正因如此,父母要做好榜樣,從小教導他們多作捐獻,與別人分享,而非事事以「自己」為先。學校方面,除了要授課,教導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身教,教導學生做人之道,培育他們的愛心、善心,才不致令學生成為只會考試的機器。
國際學校此舉既可培育校內學生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受助基層學生,在得到幫助後,他日若能改善生計,爬上向上流動階梯,想必也會心存感激,同樣也會樂意助人。從小孩「入手」手,將有望為未來培育更多「明哥」,為社會帶來更多好人好事。
莫以善小而不為,遇有需要幫助者,請伸出援手,同時謹記多欣賞,少抱怨,發揮守望相助的香港精神!
轉載自: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