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2017
創意建屋 即時紓困
香港住屋問題之複雜,在於涉及社會上不同的持份者和利益團體,故不能單從「供應」上著眼,就可徹底解決了的問題,而要為特定的一群最有需要的人士,締造另一個市場。
本周「起到樓做特首」系列幾篇文章只是拋磚引玉,藉以引發公眾討論,進而為港人面對「土地少、置業難」的困局,提出紓緩,甚至解決的方案。我們建議「借」地建標準呎數的樓(限呎樓),並以建築成本定價(限價),售予合資格人士(限定對象),這種以「限價」售「限呎樓」予指定對象,同時又附有轉售條件的特別措施,應可滿足到普羅置業者的需要。
香港土地稀缺是問題癥結所在,本欄大膽建議了在主要幹道沿綫及個別山區地帶覓地建屋。有讀者就更進取,提出在政府完全擁有業權的超級公路上起樓。
讀者陳順發指在公路上起樓有先例可援,包括︰油麻地多層停車場大廈,西九龍走廊便從中間穿過;屯門市廣場,屯門公路和新界環迴公路也在下面通過;至於位於東涌的東薈城,同樣建在北大嶼山公路之上。
這無疑是一個現成、不必再多花資源去開發,並可即時策劃、開展的構想,而且司法覆核、環境生態及遭地區人士反對等的考慮亦會相對較少。
陳讀者提出了多個選址,包括吐露港公路、屯門公路(大欖段及掃管笏段)、東區走廊近海防博物館至杏花邨段等。其實,只要積極研究以上選址在工程上的可行性,即使不作興建公營或資助房屋之用,亦可作為一些公共設施的「空間」,以換回現有土地的重建或發展的機會,又未嘗不可。
他更認為遠離民居的吐露港公路是建屋的首選,因該公路最寬闊的位置廣及6至8條行車綫,有足夠空間建屋,而且真正背山面海,景致吸引。作為700多萬港人的一分子,這位讀者的意見十分寶貴︰短期可見效之餘,又可免爭拗。
至於技術上是否可行,包括公路上是否適合居住,通風、隔音等是否理想等,都有待進一步探討。
既然公眾已勇於提出意見,政府各土地、房屋發展的相關部門,例如發展局、運房局、規劃處、路政署、房屋署等官員,也需要有這樣願意跳出框框的創意思維,去應付當前逼切的住屋難題。
在房屋問題上,港人都寧願選擇「短視」,希望任何政策在3、5、7年間見效,也期「望」見有他們負擔得起的樓可買,而不是像今時只有20年的建屋「願」景(vision),「遠」水救不了近火。
轉載自: 晴報
《說說心理話》:講講常見年輕人理財問題!想「人有我有」?認可理財社工分享理財觀念小秘訣!►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