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16/10/2012

我的理財策略: 沒有現金沒有機會!只有現金錯失機會!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樓市不斷上升,連政府也感到迷惑,我想分享我在09年6月發表的文章,當時以『高通脹危機處理策略(三)我的理財策略』為題目,強調「沒有現金沒有機會!只有現金錯失機會!」,分享我的理財結構,有關理念當時除受到多份傳媒訪問外,也在香港討論區網站得到網民認同,轉眼已兩年多,我仍堅持有關的概念,希望在此分享一下,希望讀者可體會到貨幣貶值和高通脹的縱深影響力,做更佳的準備。

 

  祥益算是業內財務穩健的公司,祥益在六四事件時創辦而之後每一次社會動盪,不論91年波斯灣之戰、金融風暴、沙士及最近的雷曼事件,我們也是趁機開分行,並宣佈不裁員減薪且增加人手,究竟我們的理財概念是如何的?在多變的現今經濟處境,請容我斗膽公開去分享,希望可拋磚引玉,令大家有「組合理財」的概念,而不是一味只看淡或看好,或人云亦云地追買物業。

 

  我的理財概念,是將財產分現金、物業、股票、及事業四個項目,我認為這些就好像一個家庭的各成員一樣,角色責任不同但也不可缺一,不單是四者並存,而且是機動性地去不斷平衡及調整的,各項目的概念如下:

 

(1)「Cash is King」現金是皇帝

 

  我認為「沒有現金沒有機會!只有現金錯失機會!」機會出現時,必須要有足夠金錢去掌握!但太重份量的金錢遇上通脹時會不斷蒸發!死守現金也是「守財奴」,也等於見到機會不敢入市!金融海嘯的出現,令各國也大印銀紙去救市!印銀紙這種救市方式也不是免費午餐的,但究竟由誰來付出代價 ? 對!正是放錢在銀行的存戶,放在銀行的錢貶值了,貶了值便是在印銀紙中補貼了給投資失敗的人!

 

  有人認為通脹將是高得空前恐怖的,也有人認為通脹最後有機會不會來(或來得比想像中小),我則認為最重要現在是有足夠的通脹風險,既然風險存在,關鍵在於你有否合適策略去面對最後結局前的重要過程及經歷,所以現金一定要足夠,但物業的值也不可少於你的現金量!

 

(2)「Property is Queen」物業是皇后

 

  遇上高通漲的最佳投資工具就是物業,尤其是當收租率高於息率時,物業就算未賣出也可賺息或「賺用」!

 

(3)「Stock is Prince」股票是王

 

  股票也是資產,但比物業流通能力快及大得多!不能不持有!

 

(4)「Career is Princess」事業是公主

 

  事業是最重要一環節,事業發展得好,可得到不斷的現金收入。

 

  將財產分開以上四部分令財富結構穩健化,是將資產如起大廈般「建築化」,在不同市場情況中也會將各項目的份量追求平衡。在我事業未穩的年青時代,剛白手興家但勢孤力弱的我,會在逆市時將積蓄去置業,買入住宅單位在窗門貼上螢光紙來當「樓上地產代理行」,「第一桶銀」算是如此找到,當時也喜歡買一點匯豐股票作小投資,加在一起總算是附合了以上四個投資項目的組合原則!

 

  用這四個投資項目作組合,我認為一定要追求質優的,事業能質優才可以健康發展,物業質優才能經得起考驗及有好的增長。

 

  08年的上半年,太太見市道向好,樓市及股票有見高峰,她將覺得次一級質素的股票及物業適量放出,於是回籠的現金增長能追上上升後的樓價及股值,反而因為追求質素,祥益的分行增長遠少於整體資產增長,當雷曼事件出現後,物業及股票的價值雖下跌,但因為各投資成份優質的關係,令有關產業下跌率較低及反彈能力較大,不單沒有長期的損失,而且是最快「返家鄉」的。

 

  在雷曼事件後,如凱旋門的單位幾乎沒有跌低過年多前的買入價,最近更在盤源減少買家增加下回到高位!而其他收租的物業更在金融海嘯時期也可以在收租率上繼續増長。

 

  縱使資產值曾在雷曼事件後有過短暫下跌,但祥益的分行仍少其他三項投資的資產值,所以當大型代理行裁員及減分行的時候,正是我在事業上的「入貨時機」了!我專揀龍頭舖來接收,號稱: 「只要龍頭!不要二流!」這個回合,我的策略是成功有效的,最重要的勝利,是在那人心虛怯的日子,我們贏到向前行的信心及驕傲!

 

  我的故事,絕不是賺大錢的故事,只是逆境求進的小例子而已,希望我粗率的理財組合,可以給你參考的價值和靈感!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對美關稅措施實施反制,同樣加徵34%關稅,據報亦不會批准TikTok分拆出售。你是否支持?► 立即投票

我要回應16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7 10:46 AM
  • #17
  • 回覆 #4 丁瑤


    多謝你的支持!

    以上我說的雖然是一個概念,但是即使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或中小企都可以有類似的部署的,現金、事業、甚至股票,人人也可以有,問題只是多寡而已,至於物業,如果用投資角度來說,只要肯買偏遠地方及較細小的,其實上車不難,所以就算年輕人一樣也可以追求到類似部署。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23 PM
  • #16
  • 回覆 #9 ProfessorHulk


    再次多謝你的支持,如果以97後金融風暴的經驗,許多人手持半年儲備的現金也應付不到!而愈來愈多的所謂低風險的投資,也出現了高風險的損失了!環球的確在急速轉變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22 PM
  • #15
  • 回覆 #8 mskms


    多謝留言,過往經濟不好的時候,往往都是CASH IS KING的,只是下一輪我擔心的情況是「滯脹」!即是可能會出現經濟低迷,但同時銀紙高速貶值,如果手持太大比重的現金,財富一樣會在兩三年間大幅度蒸發!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21 PM
  • #14
  • 回覆 #7 Cocofong


    多謝留言,正因為局勢多變,所以我們才需要投資組合和策略以面對世局不同的變化。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20 PM
  • #13
  • 回覆 #6 shm


    多謝支持!人類的財富遊戲方式不斷改變,在改變中,如何適應新遊戲玩法就是關鍵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20 PM
  • #12
  • 回覆 #5 ProfessorHulk


    多謝指教,因為有關文章是在09年發表的,之後我亦就有關概念作過補充文章,讓我整理一下,看看是否適合在這裡再分享,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更深入去分享我的理念和經驗的。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19 PM
  • #11
  • 回覆 #3 scl


    歡迎你的留言!說得十分對!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10-26 12:19 PM
  • #10
  • 回覆 #2 ettnet


    多謝你的留言!希望經常可以收到你的高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ProfessorHulk發表於 2012-10-20 01:25 PM
  • #9
  • 現金不需要太多,一般來說有三個月到半年的人工就足夠,應該將額外的現金來投資在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最小可以減少通脹的影響。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mskms發表於 2012-10-20 02:57 AM
  • #8
  • 持有現金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有足夠的現金,又不太擔心經濟差會影響收入,趁低吸納絕對是件好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Cocofong發表於 2012-10-17 06:19 PM
  • #7
  • 年少時有多餘的金錢可以作適量的投資,一定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年紀愈大愈要小心,因為多了很多不明朗的因素,例如:栽員等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m發表於 2012-10-17 02:51 AM
  • #6
  • 錢財是安心安家安全感的基礎,不要避之談錢,愛錢才會有錢,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過去有以物易物,後來是以工作易錢,再以錢去易物,無論時代如何輪轉古人今人無一幸免。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ProfessorHulk發表於 2012-10-17 01:00 AM
  • #5
  • Cash, property, stock, career 很有趣! 但最重要的 knowledge 無提到。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丁瑤發表於 2012-10-16 10:40 PM
  • #4
  • 財產分開以上四部分令財富結構穩健化,用現金、物業、股票及事業來定論,不是每個人都擁有以上四部分,缺一還可以有穩健財富化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cl發表於 2012-10-16 10:28 PM
  • #3
  • 曾看日劇 Big Money 指錯失機會者比做錯者更不該,不同人有不同的投資心法,也覺得很多時要時勢與運氣共存才是最幸運!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ettnet發表於 2012-10-16 03:21 PM
  • #2
  • 無論是持有現金、物業、股票或去幹事業,正確的風險管理和成本效率回報的概念是非常重要。投資理財確實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每一個人一定要得去思考、去實踐,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長遠的規劃,長期、中期與短期目標計劃的相互協調,日常必要的各種預測、考察和盡心盡力的實踐。同樣,對每一個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業,人生的價值無非主要體現在知識、地位、擁有的財富等,富翁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在正確的時機去做正確的事情,就是富翁的秘訣。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