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27/12/2017

2018年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在2008年開始,每年初我也會撰寫「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希望將我評估的市場變化給市民參考,多年來也得到好評,2018年的分享如下:

 

1、趕快學習中國市場邏輯吧!

 

  中國實質上已在環球各範疇包括經濟、政治等等取得了主動權,西方各國也在適應、迎逢及配合中國的邏輯。在投資領域,在09年之後太多香港人過時地迷信西方舊有價值觀而不斷錯過入市良機,應盡快改變!

 

2、財富效應以龍市模式主導市場

 

  既然中國日益主流於國際經濟,中國不斷去除市場泡沫的宏觀調控措施效應將成市場新常態,西方過去服務市場泡沫漲/爆的牛熊定律正在中國資金主導的市場淡化,筆者在去年提倡的「龍市理論」正是認為新市場常態是以「龍市一期」(容許市場力量活躍釋放)及「龍市二期」(市場調節或政府行政出手令市場過分活躍的購買力收斂)兩階段交替前進,浪比浪高,但因為市場已由財富效應(因資產上升而衍生的購買力)取代傳統入息負擔能力為主導,龍型市場將以更大幅度的大漲「中」回的勢態向前發展,入市必須做好價格上升過程中必然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準備。

 

3、美國大勢已去!小心泡沫爆破!

 

  美國仍以舊有泡沫經濟債務不斷膨脹中,「多泡沫,爆破有期!」投資者應做好:a)泡沫隨時爆破將短期衝擊整體市場b)美國經濟不穩及泡沫爆破令更海量的資金在衝擊發後不久就湧入香港!

 

4、加息、縮表難影響大局!

 

  美國主導世界的能耐已今非昔比,縱使經濟周期能進入復甦階段,也將大不如前,因此我們面對美國的加息或縮表政策,只需預防及準備已可,高估其影響力將錯失大量機會成本,不智的。

 

5、資金流繼續主宰大局!

 

  筆者一直也認為,最影響樓價的因素其實是貨幣(包括匯價、流向及流量),09年之後,香港樓價隨著貨幣量倍增而倍升!我認為,未來市場的變化不應該再理會那些過時的理論、斷章取義的數據、情緒化的判斷等等已不可靠,我提倡「M3定律」,即是主力參考較可靠的M3(泛指香港總存款量)的增減去分辨市場的動力的真貌!

 

6、租金仍向上守住樓價底線!

 

  自2009年樓價雖然不斷上升,但租金卻亦步亦趨,也不斷上升去支持樓價,原因是香港的一、二手樓的供應根本遠遠未能滿足到剛性需求,當政府推出措施去抑壓購買力,或者市場負面向淡情緒影響樓市時(樓市哈囉喂),本來買樓的剛需購買力不少卻轉去了租務市場,這對原本租務市場更強的消費群必然增加了需求外,租金也會進一步上升!如果不更大幅增加一、二手供應去解決問題,租買互逐向上的局面不會改變!租金繼續支持樓價破頂向上。

 

7、辣招老化,改革可扭轉大局!

 

  面對環球量化貨幣引起的資金泛濫,洪水只宜疏導不應堵塞,香港政府推出的多項樓市辣招雖然是無可厚非,但只能是短期政策,若長遠使用則在社會財富分配上欠缺妥善,因為有關政策長期會聚積購買力外,將市場成交減少亦會更容易被掌握財富效應的有資產者主導市場大局,政府打造了這市場結構令樓價有條件愈快愈急地上升!如何優化或是否優化樓市辣招將影響投資策略!

 

8、樓市升災下的政治失救

 

  香港人進入了迷失時代,如果用火災來比喻樓市升災,無論是基於任何神聖理念也好,反對政府造地、政治爭拗、議會拉布等必然容易阻礙及時製造土地供應,也在欠缺共識下未能推出有效的措施去解決問題,有如在大廈火災中堵塞走火通道令傷害倍增,政治爭拗可悲地成為了投資的利好因素!

 

9、粵港澳同城化!

 

  在環球以中國為核心和「一帶一路」的新大局下,尤其是作為世界新經濟引擎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錢財將日益對流並一體化,香港將成內地的一部分,內地人將是新香港人,而也愈來愈多香港人回歸內地,香港人必須要走快兩步,要明白「要連接世界,必先融合中國」的客觀現實!

 

10、「一帶一路」效應開始

 

  被動的香港人未來將被世界改變及「一帶一路」引起的變遷所衝擊,包括,本來泛濫的資金將海量增加,人力資源起新的變化(例如日益富起來的東南亞家傭將日益短缺!)香港人素質被其他城市比了下來……種種變遷將改變我們在市場的角色和位置,世界在變,筆者希望香港人珍惜羽翼,今宵多珍重!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4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查看詳情

我要回應15

你可能感興趣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ruben發表於 2018-4-6 05:17 PM
  • #16
  • 汪博士,您好!

    請問在那個網站可以找到HKMA有關M3的資料?

    另外,如果政府撤招,您認為樓價會升還是跌呢?一方面供應會增加,但投資者可能重投住宅市場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8-1-11 06:19 PM
  • #15
  • 近來不少大紀元職工,黎咗經濟通練發夢功,汪先生實不用回佢地咁多,盞嘥氣!

  • 引用 #11 汪敦敬(作者) 發表於 2018-1-4 04:29 PM

    回覆 啫神 多謝你的留言。 為何要逃避自己國家的成就呢? 不面對世界接軌的經濟體,不是等於逃避世界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8-1-8 04:16 PM
  • 該回應已被刪除。
  • GreatChinese發表於 2018-1-7 10:28 PM
  • 該回應已被刪除。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8-1-4 04:29 PM
  • #11
  • 回覆 #6 啫神


    多謝你的留言。

    為何要逃避自己國家的成就呢?

    不面對世界接軌的經濟體,不是等於逃避世界嗎?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8-1-4 04:28 PM
  • #10
  • 回覆 #4 敏琳


    多謝你的留言。

    拭目以待!

    只是,有一天真的發生後,你又會否改變你的觀點?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8-1-4 04:27 PM
  • #9
  • 回覆 #3 hongkonger


    多謝你的持續支持!

    是!

    虛假的也界!就是利用人思想上的舊框架主宰了大局啊!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吡吡發表於 2018-1-3 06:46 PM
  • #8
  • 充心祝福汪先生今年事事順心,連連不斷啟迪讀者齊齊更上多層樓!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路人乙發表於 2018-1-3 03:37 PM via app
  • #7
  • 低智的問題,自以為是反智的總結。

    你連經濟日報都解讀錯誤,還有能力看人民日報嗎? 先讀多几年書先黎尼度獻醜啦,細佬。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啫神發表於 2018-1-3 02:31 PM
  • #6
  • 這是經濟日報嗎? 我以為在看人民日報呢?

    總結以上10點, 一言敝之: 向共產黨下跪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六十後男士發表於 2017-12-28 05:07 PM
  • #5
  • 你睇得明英文才講.

  • 引用 #4 敏琳 發表於 2017-12-28 04:25 PM

    痴人説夢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7-12-27 11:27 PM via mobile
  • #3
  • We humans are creature of habits and precedents, thus it is hard to shake off old belief, which had worked well thus far. An economic man in this New Age requires not virtuous loyalty to old dogma, but versatility and nimble footwork. Accept the coexistence of risk and opportunity concurrently. Do not be daunted by Black Swan occurrence, or Doomsday warning, but always keep investing; for paying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former will always confined you at square one. In the current and foreseeable future, low interest rate is going to stay, and staying at square one will be a cruel life sentence rather than a short stay.
    In the words of the late Muhammad Ali----Dance like a butterfly, sting like a bee. So keep dancing, then one day you'll find a jackpot.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hongkonger發表於 2017-12-27 11:01 PM via mobile
  • #2
  • "政治爭拗可悲地成為了投資的利好因素"
    ---How sad, but how true!! Contrary to conventional wisdom, which stipulates political uncertainties should not be favourable to economic climate, we have now contradictory outcome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