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極速報價
  • |
  • etnet專輯
    etnet專輯
  • 會員
  • 產品服務 / 串流版
  • 設定

24/08/2012

地產霸權與房屋資助

  • 汪敦敬

    汪敦敬

    汪敦敬先生從事地產代理業30年以上,創辦祥益地產,認為中小企不要模仿大公司的經營方針,應發展屬於自己獨有的策略去開發藍海市場。

    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

    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樓市點評

    本欄隔周更新

 

  當政府宣佈落實讓5000個白表人士進入居屋第二市場後,樓價即時颷升!令新政府十分尷尬,事實上,現在房策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如果不作出房屋資助,抱怨上不到車的人便愈來愈多,但如果推出資助的話,無論用任何形式進行,其實也等同增加需求,樓價怎可不向上揚?在評論這困境之前,我們先要了解這局面形成的前因。
 
  被認為自由社會基石的亞當史密斯「看不見的手」理論,認為市場經濟中,每個人都從利己的目的出發,而最終全社會達到利他的效果,很多人對這種自由經濟的概念奉若神明!甚至有些人將其扭曲為市場可以沒有秩序、不需要監管,弱者可以自生自滅,其實有關概念必須要配合公平的社會秩序,才能夠發揮到效果,而偏偏不少人卻騎劫以上理論去達到剝削普羅大眾的目的,連美國也發生了「佔領華爾街事件」,有社會利益被1比99的分配的控訴,顯示美國模式的自由經濟「生了病」,甚至有人認為誠信破產,那麼香港又發生了甚麼事?
 
  在十五、十六世紀的英格蘭,貴族和地主將公有土地圍起來,向牧羊人收取放牧費,以權勢獨佔公有資源並分配圖利,收取放牧費令地主日益富有,牧人也日益貧窮。如果有財團佔了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大份額,又如果也能在房策上可以左右大局,的確會令人擔心的。事實上,如果香港沒有了居屋,會否變相地等於香港的所有可發展土地,也成為了某幾間大財團所瓜分及擁有?他們建屋圖利後,還可以繼續享受有關商場的收租、有關物業的管理費、包括電訊等等服務,所謂地產霸權,莫過於此了!
 
  香港人普遍認為前政府容易給人官商勾結的感覺,這會否是中央最後改變香港權力班子的原因?
 
  香港政府在02年宣佈退出市場,同時,亦取消了大部分的房屋資助,包括停建居屋和夾屋、取消了置業資助貸款、取消了發售居屋及租務管制,很多人也忽略了租務管制也是房屋資助,是政府透過行政手段限制業主加租幅度和讓租客擁有租約期滿之後的優先租住權,是政府規定小業主作資助。當時這些決定我相信是因為樓市低迷,普遍都認為高地價政策已死,既然樓價愈來愈平,平到普通人也買得起,房屋資助的確可以暫時取消,但是這個局面到了04年勾地政策上場,政府將樓市的莊家地位變相讓了給發展商,賣不賣地,賣甚麼地,主動權都在財團手上。更荒謬的是賣地愈來愈少,對囤積土地的發展商更有利,因為土地供應不夠,地價反而會起,不出一分一毫,可以盤滿砵滿的生意相信只有香港才有得做。可憐的就是草根們,高地價政策復活,甚至進化為超高地價政策,但政府仍然遲遲不肯重新啟動房屋資助政策。於是,有資產者愈來愈富,無資產者愈來愈貧,香港便從此出現了真正的貧富懸殊,曾政府竟然相信經濟規模大了,就會有滴漏效應可惠及草根,誰不知市場已被壟斷,最起碼他們沒有監察政策實施的變化,監察不力原來也可造成人禍!
 
  於是,既沒有資格入住公屋,實力又不足以買到私樓的白表人士,就是這樣累積了近十年,他們大部分的薪金不可以追上愈來愈貴的樓價,這班人只會愈來愈多。在公義上,在社會平衡上,其實亦不可能不作房屋資助,但草根樓樓價上升後,下一步出現的就是換樓潮,政策要拆解局面,相信是比大家想像中更困難的。下星期我將會分享一下我對樓市的處理建議,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注意未來可能面對的險境。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我要回應18

版主留言

我要回應

登入

發表回應

登記

成為新會員

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濟通立場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30 05:21 PM
  • #19
  • 回覆 #16 李仔


    多謝上來分享你的講法!

    對!單是「八萬五」三個字,的確仍有威力的,顯示消費者的情緒指數,仍然是市場上的重要因素,如果政府今天公佈推出八萬五,我相信樓市會即時冷卻幾成!但以上結論其實亦很可悲的,回想,過去十多年,我們也活在八萬五的恐懼陰影之下,因此,房屋供應大家也不敢增加,錯過了很多挽救樓市的機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30 05:14 PM
  • #18
  • 回覆 #15 樓市分析員


    歡迎閣下上來分享你的大作!因為工作繁忙關係,我暫時未能完全拜讀。

    我十分欣賞你對數據的重視及探索精神,這個是很珍貴的態度及參考內容。

    當然,我有一些觀點是覺得大家可以交流的,就是政治對市場的影響力,我覺得是可以更重視的,舉一個例,前任特首不重視房屋資助,現任特首重視得多,兩個不同的政治態度和價值觀,當然影響著市場。

    而市場因素以外,卻又影響大局的,不單只政治,甚至有貨幣戰爭,貨幣戰爭互相攻守引起的政策,同時也從表到裡去徹底影響著我們。

    歡迎高手多上來交流!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30 05:04 PM
  • #17
  • 回覆 #9 ks388


    十分欣賞你對事情的觀察力,我始終認為政客正是需要你這種有心有力的市民去鞭策的,歡迎多上來分享!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李仔發表於 2012-8-30 03:28 PM
  • #16
  • 其實行返8萬5就得
    不過講真,一個用用一世ge錢去供樓,咁就可以確保佢會一生都貢獻社會,唔好咩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樓市分析員發表於 2012-8-29 07:58 AM
  • #15
  • 回覆 #14 Shulin


    These articles have 2000 words and have many diagrams. Hard to share in the response columns.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2-8-29 07:27 AM
  • #14
  • 如果閣下把重點在這裡分享就更好了。

  • 引用 #13 樓市分析員 發表於 2012-8-29 12:10 AM

    That would be great if you read my articles about the current hk property. They enable you to know m ...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樓市分析員發表於 2012-8-29 12:10 AM
  • #13
  • That would be great if you read my articles about the current hk property. They enable you to know more what is happening in hk property market.

    樓市分析 1 - 香港樓市究竟有沒有泡沫??
    http://blog.yahoo.com/_RK223QDG24GUCUOK3ALBDFSXPA/articles/693693/index

    樓市分析 2 - 中、短期內香港利率有否大幅向上調整的可能?
    http://blog.yahoo.com/_RK223QDG24GUCUOK3ALBDFSXPA/articles/694914/index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樓市分析員發表於 2012-8-28 11:55 PM
  • #12
  • 樓市分析 1 - 香港樓市究竟有沒有泡沫??
    http://blog.yahoo.com/_RK223QDG24GUCUOK3ALBDFSXPA/articles/693693/index

    樓市分析 2 - 中、短期內香港利率有否大幅向上調整的可能?
    http://blog.yahoo.com/_RK223QDG24GUCUOK3ALBDFSXPA/articles/694914/index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s388發表於 2012-8-27 05:23 PM
  • #11
  • 希望凡參選特首或議員者,先要修補一些重要課題,交出有關報告予市民,讓市民得知參選者的了解程度:

    1.港人血汗錢流向了誰?
    2.私樓 vs 居屋使費(管理費及電費)之差額統計表
    3.劏房 vs 豪宅呎價 對比有關薪金收入比例
    4.租金的升幅圖表及其影響力(如消費當中租金佔了多少?)

    方何讓民生之苦有人知曉!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s388發表於 2012-8-26 07:05 PM
  • #9
  • 另其實政府也要細心多想樓市失衝的多方面影響,今天有報導指本港有十萬戶住不足200呎之劏房,試想一想港人為了住而付出多少工時,也有多少因而弄壞身體,加重了醫療負擔?也因此製造多少隔代貧窮?形成多少家庭問題?為社會福利形成多少負擔?如只顧一小撮人利益(如發展商),當中社會代價有多少?只要細想便一定明白當中是炸彈處處,何時引爆時,政府才知錯已遲了........由曾特首開始已是遲鈍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25 01:22 PM
  • #8
  • 回覆 #5 Shulin


    多謝你的繼續支持和鼓勵!的確優秀的政治其實是需要優秀的選民去支持的,但是在無論做甚麼政策也被人狠批的政治現實下,政府做事也是要比高速變遷的處境做得更快!否則,變化引起的機會及利益就會給大財團所壟斷,而變化引起的「危」及「難」,就令一些市民承受得最多了,房屋政策就是一個好好的例子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25 01:15 PM
  • #7
  • 回覆 #4 ks388


    多謝你的留言!作為市民你的抱怨是合理的,你的意見亦是對政府的鞭策。

    在小市民來說,還有甚麼可以做?似乎善於運用投票及遊行的權利,是唯一的空間,但這些發揮空間亦不可以低估,近一屆的區議會選舉市民不是教訓了一些政黨嗎?結果政黨的方向,要跟著投票結果去修改,立法會選擇將至,就選你認為有價值的議員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汪敦敬(作者)發表於 2012-8-25 01:06 PM
  • #6
  • 回覆 #3 Guardian


    多謝你的繼續支持!發展商本來就是對香港有好大貢獻的一群,問題只是出在近年有盤據既得利益者的形式,將本來「塘水滾塘魚」的共贏營商概念,改變為賺盡的侵佔勢力,只要將利益集團重組及社會秩序重訂,便可以回復香港的舊有活力,換取特首是正常解決問題的方式,梁振英有沒有這個能耐,我不敢去肯定,但我卻充滿希望去期待!

    你所說的環保露台的問題,其實只是發展商優勢的冰山一角,既然香港正在重組,請恕筆者亦不花時間去發掘或者披露了!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Shulin發表於 2012-8-25 09:45 AM
  • #5
  • 真的是兩難,上政府當時公佈不同的居屋申請政策都被人駡,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期望聽聽閣下的良策。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ks388發表於 2012-8-24 09:20 PM
  • #4
  • 有時回想香港人真可憐,經歷了如此樓市時代:

    董年代~錯估&過量:八萬五的確超過量供應,再加上遇上金融風暴,樓房應聲大跌!

    曾年代~怕錯&傾斜:因上一任之錯失,很怕做錯推倒樓價,結果形成政策傾斜地產發展商,造成現在的樓市泡沫,曾真是天真地以為相信經濟規模大了,就會有滴漏效應可惠及草根,唉!

    梁時代~自困&呆等:一唱 5000 個白表免地價買居屋而推升樓價,也不想重滔前兩任之錯,應只會自困及呆等吧!

    港人被迫交稅去比沒能力特首去實習吧!一個再一個,一次再一次地為他們交學費吧!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uardian發表於 2012-8-24 06:42 PM
  • #3
  • 曾政府还有一件極為可惡的事, 就是眼巴巴让发展商濫用那些环保建築措施而自肥, 起一些超大露台, 甚致與工作平台合併, 那些預製件外牆更離譜, 可以一尺厚, 買家的實用面积縮細了, 发展商卻不用附地价但賣樓时又照收建築面积! 以一号仔的樓最过份, 算到盡!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Guardian發表於 2012-8-24 06:25 PM
  • #2
  • 好文! 這也解釋了為何香港幾大发展商在三月特首选戰时捧唐唐而棄 CY, 因為前者必定蕭規曹隨, 乖乖地延續地產覇权!
  • 回覆 | 引用 | 舉報
  • 只看作者回應
  • 查看全部回應
  • 順序
  • 倒序
最緊要健康
精選文章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