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人幣貶壓再起,逆風外有順風
25/06/2024
面對強勢美元,全球第二、第四大經濟體中日的本幣匯率節節敗退——人民幣即期再考驗7.3關口,日圓亦逼近4月觸發干預的低點160。何解人民幣貶壓再起?答案指向環球息差、分紅購匯、關稅戰升溫三大因素。不過,若環顧四周,人民幣跑輸美元幅度尚算溫和,而周二(25日)中間價續較市場預期偏強逾1300點子,以及境內外價差收窄至200點子以內,都顯示強烈的維穩訊號。
中美利差倒逼資金逐利
去年底收復7.1關口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周一(24日)錄7個月來首次低於7.12,在岸即期一度觸及2%最高跌幅限制,離岸價亦低見7.263,引發中資大行護盤。中間價今早一邊續強勢過濾,一邊「五連貶」至7.1225,此波碎步式走貶到底事出何因?
中美息差居高不下,是人民幣貶壓再起的原因之一。
首當其衝,當屬美聯儲就減息死不鬆口,令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相反,中國資產荒拖低長端利率,定存息率密集下調推低短端利率,倒逼資金紛紛尋求更高回報之地。除了香港最新人民幣存款(截至4月底)大幅升至1.09萬億元的近紀錄高位,投資移民公司Henley & Partners並指,預計今年將有1.52萬名內地高淨值人士(資產逾百萬美元)外流,超過去年的1.38萬名。
季節性分紅+關稅戰起
其次,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將迎來季節性分紅高峰期,計劃派息金額或錄2016年有紀錄以來最多的逾5700億元人民幣(近800億美元),加劇離岸人民幣貶壓。事實上,銀行即遠期結售匯逆差,4月擴大至669億美元,創2016年2月以來新高,錄史上第六大,早已顯示境內外匯供需失衡加劇。
原因之三,則是西方國家紛紛對中國舉起關稅大棒。早自2018年特朗普開啟對華關稅戰起,人民幣兌美元就連貶兩年,並在2019年8月逾10年來首次「破7」。今番面對贏面超拜登的特朗普揚言,一旦當選將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貶值被視作對沖關稅提升出口競爭力的工具之一。
多邊數字貨幣橋項目
不過,有2015年至2016年動用萬億外匯儲備阻止匯率超調的前車之鑑,加上貶值的外溢效應,當局都將慎防市場形成單邊預期並自我強化。值得留意的是,今次人民幣主要是兌美元走貶,兌歐元、澳元、日圓、新西蘭元、泰銖等主要貨幣都是升值。
此外,有望問鼎特朗普新一屆政府財長的前貿易顧問萊特希澤,正雄心勃勃發展美國製造業並消除貿易赤字,儘管他聲稱,「沒有任何政策顧問正在制定削弱美元的計劃」,但強美元往往與削減逆差目標背道而馳,而此亦是1985年《廣場協議》後美元由大升轉大貶的背景。
中國與阿聯酋1月通過mBridge項目,完成首筆跨境數字貨幣支付。
對人民幣而言,當前眾多逆風中的一個正面消息是,「石油之王」沙特本月初加入由國際清算銀行和中國帶頭成立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mBridge),該項目旨在不依賴美元連接中國、泰國、阿聯酋、沙特(另有25個觀察國成員)等的銀行體系,提高跨境支付等效率。當直接貿易結算的「管道」徹底打通,國際貨幣地位的轉變會否更快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