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過去,世界放鬆下來,但防範下一次大流行其實時不我待。中外6所機構成立「大流行病研究聯盟」,聯手研究人畜共患疾病和應對措施,力爭將來毋須再次封城。縱觀全球,現時在這跨學科領域所投入資源、合作力度仍嚴重不足,這次聯盟邁出重要一步,有助喚起各地政府和社會加倍投資、攜手合作。
4國5地合作 助補國際空白
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愛滋病研究權威何大一牽頭成立,全球首個涵蓋香港、內地、新加坡、澳洲、美國科學家的大流行病研究聯盟,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教授鍾南山也是創會成員代表。聯盟旨在識別有大流行潛力的新型病毒,提早預警,推動以最短時間研發量產疫苗,讓民眾可以正常生活,避免重蹈新冠封城覆轍。
近日呼吸道感染高峰來襲,所幸未發現新病毒,公眾毋須過分擔心,但長遠對疫情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下次大流行只是時間問題。袁國勇指出,人口增長、全球暖化等因素影響,未來25年有50%機會再次出現新冠疫情規模的大流行。
科學家此前已知道,多達75%新出現的人類傳染病均來自動物,而動物身上有170多萬種對人類有潛在傳染力的不明病毒,意味大流行病未來可能更頻繁爆發。
傳染病不講國界,但遺憾的是,縱是新冠疫情之後,國際社會在人畜共患病研究方面合作仍非常有限,也未有顯著提升全球流行病的早期預警機制。
相關研究涉及人類傳染病學和醫學、動物學、環境生態學,以及人和自然如何互動的跨學科事實,亦使投入資金更為捉襟見肘,而人類至今還是搞不清楚新冠和非典型肺炎等病毒確切從何而來。
今次4國5地6所機構成立聯盟,互通消息,擴大研究,無疑邁出了重要一步,部分填補了現時國際合作的空白,有助提高各方意識,為應對下次大流行未雨綢繆。
拓跨學科研究 持續做大做強
聯盟今後還需設法尋找更多支持,持續做大做強。鑑於目前參與代表皆為醫學和傳染病學專家,未來也許需要更多動物學、自然學和環境學者參與,以更好研究人類與野生物種互動模式,評估人類狩獵和買賣野生動物、家畜與野生動物接觸的風險。新冠疫情爆發後,倫敦動物學學會(ZSL)亦呼籲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起來,推動成立新機構。
這項工作固然需要大量資金,但相比新冠疫情殺死至少近700萬人,全球2020年生產總值減少超過2萬億美元,世界糧食、供應鏈和教育損失更不可估量,衝擊延續到下一代人,把錢花在提升預警、事先制定有效保障人命與減少經濟損失的措施,無疑花算得多。可見各國政府和各地有能力的組織,都要以投資未來的眼光,加強資源投放和合作,勿對下次大流行這灰犀牛視而不見。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