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4-03-13 07:41:51

擴展醫科紓短缺,灣區融合添變數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醫療需求日增,兩大醫學院表示有力擴大招生外,科大加設醫學院看似如箭在弦,理大和浸大最近亦因應「北都大學教育城」規劃,先後透露有意涉足西醫,當中少不免涉及教育資源及發展空間的競爭。增加醫科培訓,首務當然是紓減本地居民看病難的問題,但從大灣區愈趨融合角度審視,人力、服務供求變數隨時幾何倍增,任何決定足以影響整個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路向。

 

大學城供空間 支持涉足西醫

 

  教育局近期廣邀專上院校就洪水橋、牛潭尾及新界北新市鎮逾60公頃預留用地提交建議,至少11家公私營學府有意進駐。理大校長滕錦光於傳媒春茗表示,初步構思利用輔助醫療及工科優勢,前赴當區開設醫學院及附屬醫院,每年招收100名醫科生和研究生。

 

  浸大校長衞炳江亦剛揭示,校董會同意將整個校園搬至北都,正研究設立全港首間結合中西醫的學院,冀以較短年期教育出獲兩邊認證的整合醫學人才。

 

  以每千人口計,香港僅有2.1個醫生,遠遠少過新加坡(2.8個)和澳洲(4個),下一份醫療人力規劃報告本來就要建議,2026/27學年增收的醫科生數量,但隨著南韓(2.6個)決定明年一口氣大增2,000個或65%學額,所觸發的罷工最新擴至資深醫生,港府更要引以為誡,小心謀劃每一步。

 

  這邊廂,港大及中大表態,有力逐漸由目前每年收295人增至約400人後,科大新公布的醫學研究生招收目標,亦略減至150人,背後或有協調。那邊廂,理大直言,資源不一定都要放在中大港大,設立醫學院對大學發展有好處,可促進生命科學及醫學研究。

 

  雖然本地大學未至於同行如敵國,卻始終要爭逐有限公帑、精英教員和學生。世界醫學協會(WMA)力撐韓醫時提醒,醫科教員常要身兼沉重研究和執業工作,增收學生後要確保足夠臨床知識和專業實習,也非易事。

 

  事實上,北都教育城規劃面積僅得中大現有校園一半,必有院校名落孫山,教育局、醫衞局等要跨部門全局權衡眼前變數,以敲定真正理想的醫患比例、醫療體驗,該應如何增撥教研投放。

 

跨境限制漸減 供求變化難料

 

  醫療是大灣區未來全方位融合的重要範疇。港府上月將7間鄰市醫療機構納入醫療券範圍後,即時可見內地業界積極南來吸客。當醫療數據如病歷可跨境互通後,北都的醫院未來料將更易吸納到追求優質服務的廣東客,惟港人也會愈趨北上尋求仍較廉價的診療,最終服務供求變化難料。

 

  從人手角度看,類似「港澳藥械通」的寬限,正為港資、內資醫療集團在大灣區推行「港式醫療」提供助力,挖走了不少資深港人醫生負責管理。本地極為失衡的公私營醫療體系,未來都有可能因而出現淨流失。

 

  與此同時,中大(深圳)醫學院正著手興建可容納7,500名師生的新校區,加上非本地認可醫學資格名單漸增,去年再納入有不少港人就讀的廣州中山大學,今後可以補充多少新力軍,尚待仔細觀察。

 

  科大擬議的醫學院,主力培訓醫藥科研究人才,配合特區政府力推創新科技、尤其是生命健康產業。只要前景亮麗的工種增加,幾可預期全城棄醫從研的醫科人才也會增加。

 

  兩或三家醫學院可能是當前公共資源緊絀下最合理的選項,但以眼前走勢之複雜,當局還是必須保持開放態度,做好萬全長遠人力估算和規劃。

《說說心理話》說說心理急救:遇危急事故應如何面對?點樣正確提供情緒支援?講錯說話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即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etnet30周年連環賞】睇住賞HIZERO F100 仿生潔地機(價值HK$3,980)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傾力救市

說說心理話

Watche Trends 2024

北上食買玩

Art Month 2024

理財秘笈

秋天養生食療

消委會報告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