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范局》歐洲是現代戰爭的發源地,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的兩場世界大戰,都是在此
爆發。歐洲自此元氣大傷,世界權力中心的地位被炮火抹除,整整兩代歐洲精英消耗殆盡,用生
命代價說明了戰爭的殘酷。
奇怪的是,諸如《1917》、《西線無戰事》、《鄧寇克大行動》等等影視題材翻拍又重
播,卻並未能阻止歐洲再度「引領風騷」,趕搭上2024年的尾班車,率先重返了「20分鐘
解決矛盾」的中程導彈核臨戰狀態。
*拜登將俄烏戰事升級*
歐洲重返「20分鐘解決矛盾」時代之際,正值俄烏戰事打到了千日。本來,這是歐洲內部
的一場紛爭,基於地緣、歷史等因素,需要歐洲各方耐心拆彈。可惜,「戰爭與和平」的控制室
卻在白宮。
即將卸任的拜登總統,為了阻止其國內政治宿敵特朗普,在重返白宮後順利調停俄烏戰爭,
於是決定讓戰事升級--他為此打開了澤連斯基政府一直在乞求的綠燈,准許烏軍動用西方製造
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軍事目標。自上周二(19日)起一連兩天,烏軍先後向俄羅斯境
內發射了美製ATACMS戰術導彈,和英國「暴風影」巡航導彈。
自從白宮開綠燈後,烏克蘭民眾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普京的反擊必然會發生。烏克蘭社交網
站出現大量有關「俄羅斯即將發動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攻襲」的信息。為此,澤連斯基還發表講
話,提醒公眾「恐慌只會有利於俄羅斯」。
*美國大使館嗅到了危險*
就算烏克蘭公眾在經過兩年多的戰爭後學精了,不再相信澤連斯基的安撫,他們此刻恐怕也
僅僅是預期又一場空襲即將到來,只不過規模更大、更致命。畢竟戰爭打了快3年,基輔市面還
能維持日常生活,比之於幾個月就變成人間煉獄的加沙,可要好得多了。
不過,美國大使館卻肯定嗅到了非同尋常的危險,決定在上周三(20日)緊急關閉大使館
以防不測。美國大使館還提醒美國公民,在聽到空襲警報時,立即做好避險準備。隨後,意大利
、希臘和西班牙三國駐烏克蘭大使館也作出了關閉使館的決定。
基輔於是滲透出一絲詭異的氣氛--澤連斯基試圖安撫公眾之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成員國
大使館卻顯示出耐人尋味的恐慌。俄羅斯直接攻擊北約成員國大使館的機會基本上是零,因為此
舉即意味著俄羅斯和北約的直接軍事對抗,這個結果並非克里姆林宮所願。
*烏克蘭民眾被蒙在鼓裏*
那麼北約成員國的大使館人員怕甚麼?從事後發展來看,其實拜登政府事先收到了來自克宮
的通知,並可能轉告了其北約盟國,但烏克蘭民眾卻被蒙在鼓裏--烏克蘭即將遭受的不是一次
導彈或無人機的群集攻擊,而是一枚中程導彈試射發出的核末日警告。
就在美國大使館緊急閉館當天,澤連斯基宣稱,俄羅斯在開戰以來首次動用了洲際彈道導彈
攻擊烏克蘭。消息傳來,讓外間感到難以置信--俄羅斯洲際導彈射程動輒上萬公里,對緊鄰國
界線、距離約1000公里的烏克蘭,根本不需要動用這種遠程戰略武器。
俄軍動用它的唯一作用,似乎只能是對外展示俄羅斯已經準備好打一場「洲際」核大戰。但
如此一來,這個警告似乎又有點多餘,因為全球主要幾個核大國一直維持著「三位一體」的核威
懾戰略,並擁有龐大的洲際彈道導彈及核武庫。從技術層面來說,世界並沒有遠離核戰威脅,不
需要俄羅斯來特別提醒。
*白宮與克宮罕有共同否認*
果然,圍繞著俄烏戰場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無論是試圖刺激戰事升級的白宮,還是矢言要
大報復的克宮,居然不約而同否認了澤連斯基的「洲際導彈」說法,指該武器是一枚從俄羅斯阿
斯特拉罕州發射的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導彈。
普京總統於上周四(21日)發表電視講話,親自宣布了該枚「榛樹」導彈試射成功,並將
進入量產。五角大樓則表示,俄方事先通知了有關試射,以防美俄兩軍戰略部隊發生誤判。拜登
政府為何會罕有地「配合」普京?因為拜登需要淡化其升級俄烏戰爭,給歐洲帶來的禍害。
但這枚導彈不是洲際導彈,而是中程導彈,恐怕反而令歐洲感到更加害怕了--當冷戰末期
美蘇關係走向緩和時,美國總統列根和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於1987年12月8日簽署了《
中程導彈條約》,決定各自銷毀其中程導彈,使得歐洲從冷戰期間中程核導彈攻擊的陰影下解脫
出來。
不過,隨著美俄兩國關係圍繞著北約東擴再度繃緊,在2019年2月1日,美國時任國務
卿蓬佩奧單方面暫停履行有關條約,俄羅斯總統普京則於次日作出同樣宣布。即使如此,歐洲在
安享了30多年和平日子後,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會有一天重回中程核導彈陰影之下,直至「榛
樹」橫空出世這一天。
*「榛樹」20分鐘覆蓋歐洲*
北約似乎沒有察覺,俄羅斯正在研發「榛樹」。英國媒體按照俄方公布的資料推算,「榛樹
」可以攜帶多枚核彈頭,在不到20分鐘時間內飛到歐洲任何城市上空。具體時間表是,如果從
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亞爾導彈試驗場發射,該導彈將在12分鐘內飛到柏林,14分
鐘內飛到羅馬,15分鐘內飛到布魯塞爾,16分鐘內飛到巴黎,17分鐘內飛到倫敦。
俄羅斯這回動用配備常規彈頭的「榛樹」,攻擊了烏克蘭城市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導彈
生產基地,如果換上核彈頭的話會是甚麼後果?北約又會作出何種反應?俄羅斯自開戰後就已說
明,一旦北約直接出場,就不排除動用核武。普京動用「榛樹」的含意也很明顯:他避免了挑戰
美國,而是專注威嚇歐洲的北約國家,不要對俄羅斯輕舉妄動。
就在拜登升級俄烏戰爭勢態之時,普京還更新了俄羅斯核威懾原則,降低了俄軍使用核武器
的門檻,尤其是針對俄烏戰場,指出當非核國家在「核國家參與或支持」的情況下,對俄羅斯發
動攻擊,將被視為「對俄羅斯的聯合攻擊」,俄羅斯可以使用核武器回應對俄「主權和領土完整
構成嚴重威脅」的常規攻擊。
拜登對於「榛樹」的到來也不甘示弱,據《紐約時報》透露,他有意在離任前,把蘇聯解體
後從烏克蘭清除的核武器,交回給澤連斯基。報道指,這將對俄羅斯產生巨大的威懾作用。但換
個角度看,這等同於說歐洲率先進入了中程核導彈陰影下的新冷戰時代。
冷戰結束、全球化啟動的數十年來,歐洲各方非但未能以更為成熟與和平的方式來化解矛盾
,反而重新回到「20分鐘解決問題」的核末日境況,對歐洲是一種悲哀,對亞洲則是一個警號
--如果第一島鏈也展開中程導彈競賽,有多少城市、多少億人口會處於20分鐘毀滅圈內?《
經濟通通訊社評論員 范強》
樂本健【年度感謝祭】維柏健及natural Factors全線2件7折►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