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 中國傾售美債如啟貿易核武 顛覆市場亦可能影響自身
10/04/2025
環球經貿前景不穩定,美國國債受避險因素影響理應獲資金追捧,然而周三(9日)長債息全面攀升,30年期債息一度衝破5厘關口,美國債孳息曲線創下2022年2月來最傾斜水平,全日高低位相差逾20點子,引發中國傾售美國國債之虞。美國CNN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財長貝森特向總統特朗普匯報美國政府債券在近幾天被大幅拋售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才出現180度大轉變。
有分析認為,中國為提振經濟及緩解關稅影響,人民幣正面臨大幅貶值的壓力,短期或下試7.5水平,若與美方談判沒有轉圜餘地,減持美債將成為一項反制武器,有媒體曾評論過,拋售美債可能是中國在對美經貿問題上的「核選項」。
有內地自媒體放風,指中國領導人下令拋售美國公債500億美元,剩餘7108億美元將依計劃逐步出售直到完全沽清,而存放於聯儲局紐約分行的2262噸黃金已經運回北京及上海金庫存管。而美國知名創投家、特朗普支持者帕里哈皮蒂亞周三凌晨亦在X發文稱,他從一些人那裏聽到中國正在拋售美國國債,試圖推高殖利率。
(Shutterstock圖片)
美債下跌推高美國借貸成本,違特朗普初衷
中國目前持有美債規模約7600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自第一次關稅戰以來,拋售美債就被中國民間視為反制措施的可選項,若成功導致美債下跌,將擾亂全球債券市場,引發其他國家公債的拋售潮,與此同時亦會導致美國借貸成本進一步上升,打亂特朗普的財政改革計劃。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向《經濟通通訊社》表示,美國政府長期入不敷支,需要靠借債度日,一旦中國拋售美債屬實,難免對美國債市構成壓力,或降低其他國家對認購美債的意欲,與此同時還直接推高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亦有可能吸引部分資金從股市流走,對美股同樣構成壓力,此外,債市波動還可能引發市場基金拆倉,對金融市場帶來風險。
但市場也有聲音指出,美債在全球市場上仍是優質資產不乏買家,而且美聯儲也有方法應對,因此中國大幅拋售美債並不能造成實際上多大的損害。
(Shutterstock圖片)
美債優質難尋替代,料中國不急於大舉出售
而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是中國政府會否真的選擇傾售美債這個終極選項。張智威認為,中國拋售美債雖然未經證實,但並非不可能。他指出,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扣押俄羅斯在美資產,有理由相信,一旦中美關係惡化,中國在美資產被扣押不是沒有可能。日前,美國財長貝森特在回應中國對美國徵收84%報復性關稅時,已經威脅將中國公司從美國證券交易所剔除的可能性,面對美國步步進迫,中國不得不做兩手準備,出售部分美債以分散風險,或轉為買入黃金做儲備更為安全。
(資料圖片)
不過美債為中國政府帶來了穩定金融收入,也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中國面臨嚴重經濟下行風險的今天,為了保持經濟系統穩定,以及保證中美外交風險可控,中國政府悉售美債的可能性理應不會太高。市場上也有分析指出,中國拋售美債之後,很難找到其他可替代資產可以獲得如此安全且穩定的回報。
張智威表示,目前中美就關稅問題各持己見,很難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下台階,短期內難有轉機,即使雙方願意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中國亦有理由在磋商前,透過出售美債顯示手上的籌碼,迫使美國重新考量。不過他同意,即使中國出售美債預料規模也不會太大,行動亦不會太張揚,以免進一步刺激美國政府,或會透過其他機構代勞。
(Shutterstock圖片)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記者佘詩偉、楊英傑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