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上任後,特朗普討論對墨西哥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中國商品徵收20%關稅。目前美國政府將墨西哥商品關稅推遲到4月2日。同時,亦將公布針對美國前十五大貿易夥伴(骯髒十五國)的對等關稅,包含台灣與越南等數個生產伺服器的國家。為了滿足客戶需求,科技廠商赴美設廠似乎已成必要選擇。因此,IT硬體業者如緯穎(6669 TT)、川湖(2059 TT)與鴻海(2317 TT)等陸續公告在美國設立新廠或擴大投資。儘管美國生產成本不具競爭力,但滿足客戶對生產彈性的要求是當務之急。預期未來幾年各家業者的營業費用因此攀升。短期而言,已觀察到2-3月伺服器提前積貨現象。
*全球伺服器供應鏈現況與美國關稅影響*
目前台灣伺服器ODM佔全球伺服器主板產量逾90%、伺服器組裝量逾80%。主板多在台灣與中國生產,組裝地則在墨西哥、東南亞(如越南、泰國、印尼)、台灣、美國與捷克。根據國際貿易中心(ITC)資料,2024年美國進口伺服器產值約67%來自墨西哥、26%來自台灣,其中台灣產值因AI伺服器需求而年增110%。目前ODM設廠墨西哥以滿足北美需求(2024年佔全球需求33%),並在東南亞擴張生產基地以滿足亞洲需求;中國生產主要因應當地需求。若美國對墨西哥、甚至台灣與越南加徵關稅,將增加伺服器生產成本。因此,多數伺服器ODM陸續宣布在美國擴大產能,加州與德州是伺服器組裝熱門據點,因地點靠近墨西哥並鄰近資料中心集群。為降低成本,生產線將高度自動化,而伺服器關稅與美國製造導致的較高生產成本(人力和製造成本)可望轉嫁客戶,但額外的產能擴張依然使供應鏈的財務負擔增加。
*筆電與零組件供應鏈的東南亞轉移策略*
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對中國徵收關稅,筆電ODM與零組件廠已擴張東南亞產能,尤其是泰國與越南。蘋果供應鏈中鴻海、廣達在越南建立Macbook和穿戴裝置產能;Dell(美)和HPQ(美)加速向東南亞轉移產能。板卡廠近年亦將生產基地由中國移轉台灣,台灣為出口美國顯卡產值佔比最高之地區,2024年約59%,墨西哥次之約24%。我們認為若美國向越南與台灣製造產品課徵額外關稅,終端商品價格上漲將不利需求,負向於供應鏈。
*印度作為新興生產基地的機遇與挑戰*
蘋果目標增加iPhone在印度(骯髒十五國之一)的製造比重。鴻海、和碩(4938 TT)、Tata(印)也在印度建立iPhone的產能。我們預期印度未來將成為供貨非中國需求的重要生產地。但若課徵關稅,終端零售價格上升將不利需求增長。《KGI凱基》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查看詳情